[发明专利]服务器和车辆的对讲装置、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4124.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竺大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车辆 对讲 装置 离线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车辆的对讲装置进入离线状态时,识别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
若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被动离线状态,则保持所述对讲装置的应用,所述保持所述对讲装置的应用包括保存由用户录制的待发送的语音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对讲装置恢复为在线状态时,将所保存的语音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由其将所述语音信息播送至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保存的语音信息的录制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内所能录制语音信息的最大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对讲装置的应用还包括:若当前正播放接收到的语音信息,则继续播放该语音信息直至播放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主动离线状态时,若当前正播放接收到的语音信息,则停止播放并删除该语音信息。
5.一种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车辆的对讲装置发送的语音信息;
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处于离线状态时,识别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
若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被动离线状态,则将所述语音信息保存于第一缓存区;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恢复为在线状态时,将所保存的语音信息播送至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主动离线状态,则将所述语音信息保存于第二缓存区,所述第二缓存区对于所述语音信息的保存期限大于所述第一缓存区的保存期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间的离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区或第二缓存区均存储有所保存的语音信息与其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处于在线状态时,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保存的语音信息播送至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
8.一种车辆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适于检测车辆的对讲装置处于离线状态还是在线状态;
第一识别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的对讲装置进入离线状态时,识别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
应用保持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被动离线状态时,保持所述对讲装置的应用,所述保持所述对讲装置的应用包括保存由用户录制的待发送的语音信息;
发送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对讲装置恢复为在线状态时,将所保存的语音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保存的语音信息的录制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内所能录制语音信息的最大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保持单元在当前正播放接收到的语音信息时,继续播放该语音信息直至播放结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对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用终止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一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主动离线状态时,若当前正播放接收到的语音信息,则停止播放并删除该语音信息。
12.一种用于车辆间离线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适于接收车辆的对讲装置发送的语音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适于检测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处于离线状态还是在线状态;
第二识别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处于离线状态时,识别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
第一存储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被动离线状态时,将所述语音信息保存于第一缓存区;
播送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恢复为在线状态时,将所述语音信息播送至目标车辆的对讲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存储单元,适于当所述第二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离线状态的类型为主动离线状态时,将所述语音信息保存于第二缓存区,所述第二缓存区对于所述语音信息的保存期限大于所述第一缓存区的保存期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41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肺气肿的治疗剂
- 下一篇:一种网络对抗效果仿真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