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反复利用的自锁式吸能汽车保险杠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2848.2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小军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复 利用 锁式吸能 汽车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锁式吸能汽车保险杠,尤其是一种可反复利用的自锁式吸能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汽车保险杠采用一种弯梁结构,安装在汽车前方,以保护发动机不受损坏,这种保险杠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保险杠变形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有专利文献采用了卡式半弹簧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保险杠,具体内容参见专利文献CN102019892A,该文献公开的保险杠采用的弹簧吸能措施,利用弹簧的吸能减少撞击力对汽车发动机的损毁,但是该结构的弹簧处于半自由状态,即该结构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后,弹簧被压缩后没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将弹簧固定在被压缩状态,该结构的保险杠有可能发生回弹,再者,该结构的弹簧处于外露状态,在弹簧两端受力不在一条中心线之时,弹簧会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影响弹簧的吸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险杠所利用的弹簧能够在一个稳定的结构内动作、保证在汽车发生意外撞击时,保险杠内的弹簧能够在固定的轨迹内运动、实现稳定的自锁,且在使用之后,能够恢复再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反复利用的自锁式吸能汽车保险杠,该自锁式吸能汽车保险杠包括两条并行的保险杠和若干个自锁式吸能弹簧组件,该自锁式吸能弹簧组件两端均采用万向节连接方式固定在两条并行保险杠之间,所述自锁式吸能弹簧组件包括:一个位于该自锁式吸能弹簧组件中心的吸能压缩弹簧;一个套在所述吸能压缩弹簧外圆周、且外壁带有若干直角梯形凸起的阳面压缩套筒,所述若干直角梯形凸起等距排布在该阳面压缩套筒的外壁上;一个套在所述阳面压缩套筒外壁上的阴面压缩套筒、该阴面压缩套筒内壁上有若干个与直角梯形凸起的形状、尺寸、间距相对应的直角梯形凹陷,该阴面压缩套筒的横截面等分为两个或三个、且可沿该阴面压缩套筒横截面中心线往复运动的组合体;一个套在所述阴面压缩套筒外壁上的调节套筒,该调节套筒的内壁与所述阴面压缩套筒外壁之间有一调节间隙,该调节间隙与所述直角梯形凸起和凹陷配合运动的距离相对应,该调节套筒与阴面压缩套筒之间还有若干个弹力限位构件。
进一步,所述弹力限位构件是由一个位于调节套筒外壁径向的内螺纹孔、一个与该内螺纹孔配合的螺钉、一个位于阴面压缩套筒外壁、且与螺钉位置对应的盲孔和一个位于该盲孔与螺钉端面之间的压缩弹簧构成。
进一步,所述阴面压缩套筒上部端面上有两条或三条导向凸起,所述调节套筒与阴面压缩套筒相接触端面有相对应两条或三条导向凹槽,该导向凸起与导向凹槽配合运动,引导所述阴面压缩套筒的两个或三个组合体均沿该阴面压缩套筒横截面中心线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阳面压缩套筒外壁、所述阴面压缩套筒内外壁和所述调节套筒内壁均采用圆周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保险杠结构将压缩弹簧的运动限定在套筒内,不会发生弹簧受力扭曲,导致弹簧失效的现象出现,可以确保在汽车发生意外撞击时,弹簧能在规定的轨迹内运动,有效吸收汽车碰撞能量。
2、本发明自锁机构采用直角梯形凸起和凹陷配合结构和弹力限位机构,在弹簧受力时,阳面压缩套筒外壁向前推进,凸起和凹陷直接配合运动该阳面压缩套筒只能向前方运动,而不能后退,可以保证在撞击时,不会发生弹簧回弹。
3、在发生撞击结束后,将本发明的限位螺钉松开,所述阴面压缩套筒沿导向槽向向外运动,实现压缩弹簧在组件内回位,恢复保险杠的作用,从而实现保险杠的重复利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弹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弹簧组件内的弹力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弹簧组件内的阴面压缩套筒运动导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汽车保险杠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注释:
1、直角梯形凸起;2、阳面压缩套筒;3、阴面压缩套筒;4、调节套筒;5、螺钉;6、压缩弹簧;7、盲孔;8、吸能压缩弹簧;9、连接杆;10、万向节球头;11、导向凹槽;12、导向凸起;13、内保险杠;14、外保险杠;15、万向节球面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小军,未经郑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