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7794.0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叔平;胡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62;C09J175/06;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1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保护膜 丙烯酸酯 类低聚物 聚氨酯 共聚 乳液 压敏胶 制备 方法 | ||
1.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 接枝共聚反应:将羟基单体和亲水扩链剂在85~95℃、0.08~0.10 Mpa真空度下脱水1~3h,调节聚合温度至75~85℃,加入计量的异氰酸酯单体和催化剂,反应1,5~4h,加入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然后再反应2~5h合成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控制R值为1.10~2.20,R是指总NCO/OH的摩尔比;
(2) 交联反应:将接枝共聚反应合成的接枝共聚物在60~80℃水浴条件下,加入计量的多羟基交联剂,使接枝共聚物形成部分网络结构,反应0.5h~3.0h,直至R值达到理论值,此时的理论R值为0.90~1.40;
(3) 中和成盐,乳化及后扩链:在上述反应基础上,水浴降温至40~60℃,加入中和剂中和成盐0.5h,中和剂用量是根据中和度为1:0.8~1.2加入,然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适量水乳化反应0.5h后得到丙烯酸酯类低聚物改性聚氨酯分散液,根据固体总质量的20~40%来调节水的用量,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扩链剂反应0.5h,最后得到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枝共聚反应步骤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用量占固体总质量的15.0~55.0%;所述的羟基单体包括分子量为500-3000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500-3000聚酯多元醇或上述聚酯和聚醚混合多元醇等;所述的亲水扩链剂包括含有羧基基团的小分子多元醇,其占总固体质量的2.0~6.0%;所述的异氰酸酯单体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其质量占总固体质量的16.0~30.0%;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用量占总固体质量的0.1~0.3%;
在交联反应步骤中,所述的交联剂包括多羟基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占总固体质量的0.05~2%;
在中和成盐,乳化及后扩链步骤中,所述的中和剂为有机胺类和无机碱类;其中所述的扩链剂为低分子二胺和二醇类,其中扩链剂用量占总固体质量的0.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共聚反应步骤中,所述的亲水扩链剂优选于2,2-二羟甲基丙酸(DMPA);所述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二异氰酸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所述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所述的催化剂具体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联反应步骤中,所述的交联剂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乙醇胺、丙三醇、均三苄醇、三异丙醇胺、三羟甲基乙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液晶保护膜用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与聚氨酯共聚的乳液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氢氧化钾;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胺或1,4-丁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7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