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与其残影消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079.7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甫;郭俊廷;谢政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与其 消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残影消除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体积小、省电且耐用,而且随着制程的成熟,价格下降,近来以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的产品越来越普遍。发光二极管在各种终端设备中被广泛使用,从汽车前照灯、交通信号灯、文字显示器、广告牌及大屏幕视频显示器,到普通及建筑照明和LCD背光等领域。
请参照图1,其绘示先前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示意图。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主要由驱动线选择器110与驱动电路120组成,驱动线选择器110可以选择所导通的驱动线L1、L2。每一条驱动线L1、L2分别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D1~D4,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120则是用来控制发光二极管D1~D4的驱动电流,其具有多个电流驱动端OUT1、OUT2,分别对应于不同行的发光二极管D1~D4。详细来说,驱动电路120中具有电流源电路,可以用来控制流进电流驱动端OUT1、OUT2的电流,以分别控制发光二极管D1~D4的亮度。
在多扫(multi-scanning)的驱动架构下,例如二扫或四扫,驱动线选择器110必须在同一图框周期中扫描多组发光二极管。在扫描切换过程中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寄生电容而产生残影问题,残影现象会随着切换次数的增加而趋于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与其残影消除电路,其驱动电路会在画面插黑时,将电流驱动端的电压拉高至高电位,以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残影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包括一电流驱动单元与一残影消除电路。电流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流驱动端,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残影消除单元与计数器单元。残影消除单元耦接于电流驱动端,根据致能信号调整所述电流驱动端的电压位准。计数器单元耦接于残影消除单元,用以计数一灰阶脉波信号以决定一插黑期间,并在插黑期间中输出致能信号至残影消除单元。其中,残影消除单元根据致能信号提高电流驱动端的电压位准至一高电压位准。
从另一个观点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残影消除电路,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中的电流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流驱动端,且所述电流驱动端的一输出时序是对应于一灰阶脉波信号。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残影消除单元与计数器单元。残影消除单元耦接于所述电流驱动端,根据一致能信号调整所述电流驱动端的电压位准。计数器单元耦接于残影消除单元,用以计数一灰阶脉波信号以决定一插黑期间,并在该插黑期间中输出致能信号至残影消除单元。其中,残影消除单元根据致能信号提高所述电流驱动端的电压位准至一高电压位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计数灰阶脉波信号来决定插黑期间,并在插黑期间中拉高电流驱动端的电压,藉此加快关闭发光二极管以减少残影发生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流驱动单元222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驱动线选择器
120:驱动电路
L1、L2:驱动线
D1~D4:发光二极管
OUT1、OUT2:电流驱动端
200:驱动装置
210:驱动线选择器
220:驱动电路
222:电流驱动单元
223:残影消除电路
224:残影消除单元
226:计数器单元
231、232:电压输出电路
P1、P2:PMOS晶体管
N1、N2:NMOS晶体管
D1~D4:发光二极管
OUT1、OUT2:电流驱动端
VDD:驱动电压
VP:高电压
GND:接地端
DN:失能信号
EN:致能信号
GCK:灰阶频率信号
DCK:数据频率信号
DI、DO: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