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燃油放沉淀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5900.1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邓英华;孙欣;罗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37/20 | 分类号: | B64D3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徐年康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燃油 沉淀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燃油放沉淀工具,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左右机翼整流鼓包内部用于飞机燃油放沉淀阀的开启和可连续燃油放沉淀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飞机上设有多个放沉淀阀,分别在机翼下和整流鼓包内部,地勤维护时需要打开放沉淀阀,进行放沉淀油的工作。
对于在飞机机翼整流鼓包内部的放沉淀阀,一般地勤人员会首先打开左右机翼整流鼓包处的维护口盖,进入到整流鼓包内部,然后人手托举燃油放沉淀工具并打开燃油放沉淀阀,以进行燃油放沉淀操作。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燃油放沉淀工具需要地勤人员长时间进行托举,考虑到飞机机翼鼓包内部空间狭小,这样的托举操作十分不便。另外,由于飞机机翼鼓包内部十分黑暗,这就使得地勤人员很难就将放沉淀工具的阀门开启装置对准燃油放沉淀阀,这就会造成飞机放沉淀阀的位置与沉淀工具在位置上有所错开,这既会损坏放沉淀阀,也容易造成燃油沉淀物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燃油放沉淀工具,其在操作中不需要地勤人员长时间托举,操作简便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燃油放沉淀工具,其用于在飞机机翼整流鼓包内打开飞机燃油放沉淀阀,并排放燃油箱内的沉淀,包括:
盛放杯,其用于盛放飞机燃油放沉淀阀中放出的沉淀物;
支架杆体,其上部用于连接盛放杯,所述支架杆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启头部,该开启头部能够开启飞机燃油的放沉淀阀的阀芯,下部带有螺纹用于安装支撑弹簧和支撑板等;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飞机机翼鼓包内部的框架上,并且其通过弹性支撑部与支架杆体连接,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能够提供向上的支撑弹力,所述支撑弹力等于需开启的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的向下弹力和所述工具在弹性支撑部以上部分重力的总和,支撑弹簧的刚度与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的弹簧刚度相当。
所述工具由于能够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飞机机翼整流鼓包内部,所以在放沉淀过程中无需地勤人员手持。另外,由于支撑弹簧的弹力等于需开启的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的向下弹力和所述工具在弹性支撑部以上部分重力的总和,并且支撑弹簧的刚度与所述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的弹簧刚度相当,所以当盛放杯中没有沉淀物时,开启头部在支撑弹簧弹弹力的作用下会将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完全打开,随着沉淀物不断流入盛放杯,盛放杯的重力逐渐增加,支撑弹簧被逐渐下压,由此整个杆体带动其开启头部逐渐向下移动,而阀芯由完全打开转变为部分打开直至关闭,从而调节阀芯的开度降低排放的流量,从而防止燃油从盛油杯中溢出。
特别地,所述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刀头,该开启刀头前部为螺丝刀头部,中部为连杆和圆形尾柱,圆形尾柱上还套设有刀架弹簧,所述刀架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杆体的顶部的孔接触。连杆的侧部开设有滑槽,旋在伸缩杆上的紧固螺钉端部压在滑槽上,这样可以在传递力矩的同时,还可以使开启刀头限定在支架杆体顶部的孔内,并能上下活动调节开启刀头的伸出高度。
更优选地,所述开启刀头的螺丝刀头部的形状可以与需开启的飞机燃油放沉淀阀阀芯的形状对应,例如,该刀头的形状可以是一字形、六角形或十字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使得操作人员更直观地察觉到所述盛放杯的沉淀物容量,所述盛放杯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考虑到飞机机翼整流鼓包中比较黑暗,所以在所述工具上还设置有光源。工具带有光源后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照亮工作环境便于观测放油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光源被连接在支架杆体上,位于盛放杯外的下方,其能够照亮所述盛放杯和开启头部分位置。特别地,光源可以是微型防爆手电筒,其能够通过绝缘材料的夹具与支架杆体连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源包括开关、灯泡和电源可设置在支架杆体内部,支架杆体上设有控制的开关。在该实施例中,支架杆体上的盛放杯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该光源的灯泡可以是LED灯,刀头为透明导光材料制成,LED灯的照射光线可直接通过杆体中间的孔引到阀芯上照亮阀芯。电源可以为钮扣电池或者7号电池从支架杆体底部装入。光源可作成一体式模块的结构装入。
支架杆体底部接有接地线与地面接地端连接,以防止因静电产生的火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