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Web服务匹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5652.0 申请日: 2011-10-07
公开(公告)号: CN102368215A 公开(公告)日: 2012-03-07
发明(设计)人: 彭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 彭志平
主分类号: G06F9/44 分类号: G06F9/4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5000 广东省茂名***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web 服务 匹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Web服务发现是面向服务计算(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SOC)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有两类主要方法:基于传统语法级和基于语义推理。前者以UDDI为代表,但由于仅支持关键词匹配,服务匹配精度往往不高。而后者则是Web服务与语义网结合产生的,它能够提取和利用描述Web服务的语义信息并根据用户提供的服务请求合约进行匹配,进而发现符合要求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发现的查准率、查全率和自动化程度。目前,人们已提出了不少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方法[1-8],但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方法大多遵循文献[1]中的服务匹配原则,即一个服务描述P与一个用户请求描述R成功匹配,当且仅当满足:①P能够提供R的所有输出;②R能够提供P的所有输入。但是,由于这一原则过于严格,导致满足用户要求的许多服务被淘汰掉。尽管文献[9]提出了扩展WSDL以支持接口依赖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一些情况下服务匹配的精度仍不高,算法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2)现有方法按同等地位的原则对待服务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没有考虑到对服务请求者而言,服务输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服务请求者对服务输入参数具有不同权重的控制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服务匹配精度不高。 

[1]Pathak J,Koulr N,Garagea D,et al.A framework for semantic web service discovery[C]//Proc of the 7th Annual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eb Inform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2005.45-50. 

[2]Garofalakis J,Panagis Y,Sakkopoulos,et al.Web service discovery mechanisms: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http://www.ht04.org/workshops/WebEngineering/HT04WE-Garofalakis.pdf,2007. 

[3]Xu Z,Martin P,Powley W,Zulkernine F.Reputation-enhanced QoS-based web services discovery[C]//Proc.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rvice.Salt Lake City,Utah,USA,2007:249-25. 

[4]Wang X,Vitvar T,Kerrigan M,Toma I.A QoS-aware selection model for semantic Web services[C]//Proc.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Chicago,USA,2006:12-24. 

[5]Paliwal A,Adam N,Bornh C.Web service discovery:adding semantics through service request expansion and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C]//Proc.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ing.Vienna,Austria,2007:106-113. 

[6]万长林,史忠植,胡宏,张大鹏.基于本体的语义Web服务QoS描述和发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48(6):1059-1066. 

[7]叶蕾,张斌.基于功能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8):1357-1364. 

[8]刘志忠,王怀民,周斌.一种双层P2P结构的语义服务发现模型.软件学报,2007,18(8):1922-1932. 

[9]邓水光,尹建伟,李莹,吴健,吴朝晖.基于二分图匹配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计算机学报,2008,31(8):1364-13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平,未经彭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