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保健茶饮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3211.7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关海宁;刁小琴;郭丽;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152061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保健 茶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溶保健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茶饮料,大多数含有较多的糖、防腐剂、色素、香精香料等,保健功能贫乏,且以液态饮料居多,粉末速溶性即冲饮料品种匮乏,既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长期饮用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局限了中、老年人饮茶的花色品种及市场需求份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纯天然原料制成,无糖且无任何添加剂,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去火及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的速溶茶饮料,以增加饮料的品种,促进人体健康、丰富人们的生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速溶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如下原料:
红姑娘皮:药食两用保健型多年生草本野生水果红姑娘的皮,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采收。
苦瓜: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之功效。
南瓜:营养成分全面独特,是大众喜爱的蔬菜,有补中益气之功。
玉米须:玉米的花柱和花头,有利尿、利胆、降压、止泻之功效。
绞股蓝茶:带有芬芳的清香,回味甘醇,汤色淡黄清澈,有促进睡眠、安神补脑、消除亚健康、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每100g该速溶茶饮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红姑娘皮粉末 15~28g,
苦瓜粉末 15~28g,
玉米须粉末 168~180g,
南瓜粉末 300~420g,
绞股蓝茶粉末 90~140g。
本发明一种速溶保健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取秋季成熟的苦瓜、南瓜果实,将苦瓜切丝,南瓜切片,自然晾干备有,取红
姑娘皮和玉米须洗干净后晒干备用,选取绞股蓝茶备用。
(1)按照配方比例取干净干燥的红姑娘皮经粉碎80~100目,用15~18℃去离子水浸泡后超声浸提,过滤,滤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挑选优质晒干玉米须经粉碎80~100目,用开水煎煮,过滤,滤渣经微波复提,合并两次滤液备用;
(3)按配方比例取绞股蓝茶经粉碎80~100目,冷浸,过滤,滤渣热水浸提,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4)按配方比例取粉碎后的苦瓜粉末和南瓜粉末混合利用现代提取技术超声波辅助浸提,过滤,滤液备用;
(5)合并前四步的滤液,真空减压浓缩成膏状;
(6)将上述膏状物至超低温冰箱冷杀菌;
(7)将上述冻结体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冻干粉末即制成本发明的速溶保健茶饮料,经检验合格后,每袋1g,真空包装。
所述的红姑娘皮的料液比为1:7,浸泡时间为15 分钟,超声波浸提温度50℃,时间为30分钟,过滤方法为四层纱布过滤。
所述的玉米须的料液比为1:10,煎煮时间为30分钟,过滤后,滤渣的微波复提时间为8~10 分钟。
所述的绞股蓝茶采取冷、热两步工序来完成浸提工艺。冷浸温度控制在20~30℃,时间60分钟,料液比1:10,料渣用90~95℃的热水再以料液比1:10二次浸提。
所述的苦瓜粉末和南瓜粉末混合料液比为1:10,超声波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分钟,离心过滤取滤液。
所述的膏状物至超低温冰箱-81℃冷杀菌48小时。
所述的冻结体真空冷冻干燥,冷阱温度-76~ -79℃,真空度1.0Pa。
本发明的速溶保健茶饮料,不仅保持了红姑娘皮、苦瓜、南瓜、玉米须、绞股蓝茶多种物质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而且不含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复合保健型饮料,本发明采用即冲即饮剂型,保质,保鲜,易于存放,是一种适宜于大众尤其适宜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群体的功能性保健茶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按照下列步骤制备本发明的速溶保健茶饮料:
(1)取干净干燥的红姑娘皮粉末15g,加7倍15~18℃的去离子水,浸泡15 分钟后,超声波浸提温度50℃,时间为30分钟,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
(2)挑选优质晒干玉米须粉末180 g,加10倍开水煎煮30分钟后,过滤,滤渣经微波复提8~10 分钟,四层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化学院,未经绥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3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胶糖
- 下一篇: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