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1712.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壮;覃瑜;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10;F01P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于标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尤其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管路设计不够紧凑,使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安装非常困难,并且由于管路设计不够紧凑,也增加了安装冷却系统的空间,影响了整车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系统、第一小循环系统、第二小循环系统、水泵、缸体缸盖水套、设置于发动机出水口处的出水口支座、节温器、旁通管、第一组合通管、散热器、第二组合通管、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膨胀水箱、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暖风机;所述大循环系统包括:所述水泵与所述缸体缸盖水套相连通,所述节温器安装于所述出水口支座上,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旁通管相连接,所述旁通管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组合通管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组合通管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所述散热器还分别与所述膨胀水箱进水口及所述第二组合通管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组合通管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相连;所述第一小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暖通出水管、所述第三组合通管、所述暖通进水三通管、所述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所述第二组合通管,所述暖通出水管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小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暖通出水管、所述第三组合通管、所述暖通进水三通管、所述暖风机、所述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所述第二组合通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小循环系统还包括暖通开关,所述暖通开关设置于所述暖通进水三通管与所述暖风机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温器设有手动排气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水箱设有压力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旁通管通过法兰与螺柱螺母结合的方式与节温器壳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缸盖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为分体式水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为第一小循环系统和第二小循环系统共用了一部分管路,即共用了暖通出水管、第三组合通管、暖通进水三通管依次相连的管路,使得管路设计更紧凑,安装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大循环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小循环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小循环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系统、第一小循环系统、第二小循环系统、水泵1、缸体缸盖水套2、设置于发动机出水口3处的出水口支座、节温器5、旁通管6、第一组合通管7、散热器8、第二组合通管9、暖通出水管10、第三组合通管11、暖通进水三通管12、膨胀水箱13、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14、暖风机15;所述大循环系统包括:所述水泵1与所述缸体缸盖水套2相连通,所述节温器5安装于所述出水口支座上,所述节温器5与所述旁通管6相连接,所述旁通管6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组合通管7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组合通管7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8相连,所述散热器8还分别与所述膨胀水箱13进水口及所述第二组合通管9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组合通管9出水口与所述水泵1相连;所述第一小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暖通出水管10、所述第三组合通管11、所述暖通进水三通管12、所述膨胀水箱13、所述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14、所述第二组合通管9,所述暖通出水管10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出水口3相连通;所述第二小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所述暖通出水管10、所述第三组合通管11、所述暖通进水三通管12、所述暖风机15、所述膨胀水箱回水三通管14、所述第二组合通管9。用胶管连接散热器8和膨胀水箱13,成散热器8的排气回路。
将节温器5布置于出水口支座上,避开了节温器5布置在进水端感温滞后的问题,使节温器5对出水温度的反应更灵敏,同时出水口支座上集成的水温传感器令ECU实测水温与节温器5的控制温度更趋于一致,有利于节温器5的调节控制。
如图2所示,该大循环系统为冷却发动机的主要回路,该回路由依次相连的水泵1、缸体缸盖水套2、发动机出水口3、节温器5、旁通管6、第一组合通管7、散热器8、第二组合通管9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霍尔自旋天平材料及元器件
- 下一篇:LED平板显示单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