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1201.X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松;王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32;A61K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释放 渗透 控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无需进行激光打孔,通过加入一定量的大分子亲水性聚合物作为致孔剂形成微孔的方式为药物的释放提供通道,不仅简化了制剂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1955年Rose与Nelson两位澳大利亚学者发明了简易的用于动物给药的渗透泵,从20世纪70年代Alza公司对渗透泵进行了简化改进以来,渗透泵制剂先后经历了单室渗透泵,,单室双层渗透泵,双室渗透泵,为了适应人体的生理节律开发了择时释放渗透泵等形式,但是上述渗透泵制剂都需要靠机械打孔才能实现药物释放。虽然上述制剂都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但是上述渗透泵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工序过多,各工序控制指标要求十分严格,生产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废品率高等不足严重限制了渗透泵产品的推广。从渗透泵的发展历程看,每一次渗透泵结构和工艺的简化都加速了渗透泵工业化的发展,因此,研究结构简单,工业化生产难度低,生产成本低廉的渗透泵是本领域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无需进行打孔的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不仅简化了制剂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主旨,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制备一种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膜,其中片芯含主药和促渗剂,包衣膜含成膜材料和致孔剂,其特征在于,致孔剂为大分子亲水性或水溶性聚合物。该大分子亲水性或水溶性聚合物形成的致孔剂在含水溶液中可以使得该控释片的包衣膜上形成微小通道,并且通过该通道,水等小分子物质包括药物可以自由进出,从而可以将释放药物。本发明惊讶地发现,大分子聚合物形成的孔道在片剂周围形成有效的保护层,能防止孔道的阻塞。
更进一步,实践证明,当上述致孔剂分子量大于2000时,形成的微小通道适合大多数药物的释放,并且,根据药物的分子量不同,可以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致孔剂,其中,由于绝大多数的化合物药物分子量在10~1000,故优选为分子量为5000-500000的致孔剂,而中药的有效部位及提取物或生物大分子所需分子量在上述范围较大数值或更高。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分子量在50~500的药物,在分子量最佳在5000-15000时释放较为顺利,而分子量7000-12000更佳。这或许是受其他辅料或制备工艺如制粒等过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致孔剂的用量变化,可影响其分子量的选择,换言之,在致孔剂分子量较大/较小时,可以适当降低/增加致孔剂的用量,可使得药物的释放曲线趋于一致。同时,由于各个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理化性质不同,以上数据亦会有所变化。
其中所述的致孔剂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或羟丙基纤维素或海藻酸(钠)或麦芽糖糊精或波洛沙姆或葡聚糖或聚维酮或上述化合物的类似物。
更惊讶的发现,采用大分子聚合物,可大大降低致孔剂的用量,当低到5%,甚至更低至1%时,孔道也能形成,但是大于3%用量时则孔道分布更为均匀。
经实验证明,当上述致孔剂为包衣膜重量的3%~45%,优选5%~30%时形成的微孔通道大小更为一致,分布更为均匀,使得药物释放更为精准。而对于大分子药物而言,低于10%也可满足释放要求。
上述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所述包衣膜为片芯重量的10%~35%,优选15%~25%。
上述的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其中所述的成膜材料选自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优选为醋酸纤维素。
上述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还具有促渗剂,所述的促渗剂选自氯化钠、氯化钾、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优选为氯化钠或甘露醇。同时,还可包含助渗剂,助渗剂选自微晶纤维素、海藻酸、海藻酸盐、丙二醇海藻酸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优选为微晶纤维素、海藻酸或丙二醇海藻酸酯。
更进一步,所述的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其中所述的包衣膜中还可包含增塑剂。其中所述的增塑剂选自柠檬酸三乙酯、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乙二醇4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优选为癸二酸二丁酯。
上述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片芯中还可以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助流剂等片剂中常用的辅料。
并且,所述的微孔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其还包括位于包衣膜外的含主药的薄膜衣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
- 下一篇:多参照内标法定量基因表达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