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芯片发光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198.8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中;薛旭杰;陶淳;张黎鑫;李玉荣;樊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芯片 发光 角度 分布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芯片发光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对能源、环境的方面的重视,新能源、新材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而LED作为新能源中一种具有实用寿命长、亮度高、光效高等特点已引起各国的重视;也是人类既白炽灯、荧光灯以来在照明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目前LED已应用在汽车、背光源、景光照明等各领域。
LED作为照明的新产品,亮度是其很关键的一项指标;各公司也是投入大笔资金在提高亮度、增加出光效率、降低热阻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努力。其中采用的技术主要为凹PSS、凸PSS、粗化等工艺、以及粗化与PSS结合等。工艺的革新速度呈每年一种新技术趋势,所以作为测试技术人员对芯片测试方面新的技术的不断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
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的LED Lamp、灯具发光角度测试原理示意图。但是,LED Lamp的发光角度、分布经过支架的碗杯、环氧树脂的透镜对光的会聚(二次光学设计)已经改变了光的路径。该测试方法获得的发光角度误差较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芯片所采用的工艺如何判定也是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提供提高亮度的方向,找到进一步提高亮度的方法。或者封装企业需要做来料检验等,而如果有一个简单准确度又高的发光角度的测量方法,无疑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LED芯片的发光角度的测试方法,以粗略判定芯片所采用的工艺。从而帮助研发人员提供提高亮度的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芯片发光角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LED支架,在该LED支架的中心或圆心上点上少量银胶或绝缘胶;
步骤二,采用背面刺晶的方式将芯片粘在银胶或绝缘胶上,并保证芯片在LED支架上左右、上下对称;
步骤三,将带有LED芯片的LED支架放在烤箱中烘烤,时间为30~50分钟;
步骤四,将带有LED芯片的LED支架沿β方向或α方向选取测试点测试其发光强度Iv值;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测试点对应的角度做为横坐标X轴,发光强度Iv值为纵坐标Y轴;将测试点对应的角度上对应的发光强度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并将曲线与极坐标1/2处两边的交点与0°度做连线,两条连线的夹角形成的角度即为发光角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准确度又高的发光角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提供提高亮度的方向,找到进一步提高亮度的方法。或者封装企业需要做来料检验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LED Lamp、灯具发光角度测试原理示意图。
图2为10*23沿α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10*23沿α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发光分布。
图4为10*23沿β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10*23沿β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发光分布。
图6为10*23沿α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试验取样方法示意图。
图7为10*12沿α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10*12沿β方向测试发光角度的发光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在LED支架(TOK或To-Can)的中心或圆心上点上少量银胶(Agpast)或绝缘胶。选择平底不具备聚光效果的LED支架。
(对于GaAs、SiC导电衬底,具有背面电极的红光、黄光、黄绿芯片,采用银胶。对于蓝宝石绝缘衬底的蓝光、绿光LED芯片,采用绝缘胶来固定芯片。)
步骤二,采用背面刺晶的方式将芯片粘在银胶(Agpast)或绝缘胶上,并保证芯片在LED支架上左右、上下对称。
背面刺晶是指将芯片安置在刺片台的夹具上,LED支架放在夹具底下,在显微镜下用针或小夹子在芯片的背面将LED芯片一个一个刺到相应的位置上。可以采用手工刺片或自动装架的方式,选用手工刺片相比有一个好处,便于随时更换不同的芯片,适用于需要安装多种芯片的产品。
自动装架其实是结合了沾胶(点胶)和安装芯片两大步骤,先在LED支架上点上银胶(绝缘胶),然后用真空吸嘴将LED芯片吸起移动位置,再安置在相应的支架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设备系统的最佳化PID控制方法
- 下一篇:控制广告到移动客户端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