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黄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06826.7 | 申请日: | 201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王慧森;李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黄叶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植物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黄叶保健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最初作为药物来使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饮料,并在充分认识茶的药用功效后,在单纯茶的基础上发展到保健茶,又称药茶。
保健茶首先在西方流行,中国保健茶是以绿茶、红茶或乌龙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确有疗效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制成,外国药茶是以草药为原料,不含茶叶,只借用“茶”这个名称。
传统的保健茶疗法主要有:①单味茶,即用一味茶或一味药物经冲泡或煎煮后饮用,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独参茶、枸杞茶等;②茶加药,是既有茶又有药物的保健茶,经冲泡或煎煮后饮用,如目前中药房有售的午时茶、川芎茶调散等;③代茶,是指组成中没有茶,仅有药,将药物煎煮或冲泡后代茶饮用。这种方法近年来用得较多,特别是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常常采用这种以药代茶的方法。
功能性保健茶横跨茶饮料、保健品、药茶三大黄金行业,又能保健,又可养生,成为保健品中的朝阳行业。
依据我国传统“药食同源”的保健理论,我国现有保健食品原料不少是从中药材宝库中选择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如人参、三七、沙棘、红景天、西洋参、黄芪、山药、刺五加、鹿茸、当归、何首乌、枸杞子、薄荷、葛根、山楂以及熟地黄等。这部分资源无论是在我国传统保健方面,还是在临床治病方面,都具有应用历史悠久、食用安全性高、生物活性强、功能明确的特点,并具有地域的特色,是我国的道地资源,也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的优势资源。
其中熟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炮制加工品,在我国栽培地黄历史至少有900余年,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的温县、沁阳、武陟、孟县等地)一带的怀庆地黄栽培历史最长,为道地产区,系著名″四大怀药″之一。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15页规定其药用部位为块根,药用地黄年产数十万吨,而地上部分多作为饲料和地里的自然肥料之用。
地黄叶之功用历代本草载述较少。《食疗本草》将其捣汁涂或揉搓,即外用于解毒疗疮,治恶疮,手、足癣,将其性味归经为微苦,寒,入肝经。李时珍论地黄时谓:“其精在叶,未尽归根”,即地黄叶与地黄有着近似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1998年《北京市中药材标准》记载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
现代研究亦发现,地黄叶中的化学成分与鲜根主要成分类似,现已从中分离出梓醇、地黄苷A、B、D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毛蕊花糖苷等10多种苯乙醇苷类成分以及水苏糖、棉子糖、毛蕊糖、8-表番木鳖酸,木犀草素,苯甲酸,丁二酸,C17-C30系列脂肪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D-甘露醇等多种成分。其中梓醇的含量比块根要高,而梓醇是中药地黄中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和迟发性的缓下作用。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报道了梓醇还具有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抗脑缺血损伤促神经修复和重塑、抗老年性痴呆改善记忆和治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活性。
地黄叶总苷具有滋阴补肾、凉血活血、摄精止血的功效;毛蕊花糖苷具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作用。为此,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边宝林研究员,联合开发了地黄叶总苷原料药和地黄叶总苷胶囊,并申请了相关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1877.4《地黄叶中具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作用的毛蕊花糖苷的制备工艺》;申请号为200610104355.0《地黄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该提取物制备的药物》)。
医药产品具有研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特点,而鉴于地黄叶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成分、广泛的药理活性和用途,需要对地黄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领域,丰富产品的层次,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地黄叶所含梓醇等环烯醚萜苷类以及毛蕊花糖苷等苷类成分,作为地黄叶主要药理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经沸水或热水的反复冲泡能够很好的溶出,而草本植物茶作为我国的传统特色饮料,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药茶”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它由于具有疗效好、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符合人们泡茶、饮茶的习惯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非常适宜把地黄叶制成保健茶,引入到保健食品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