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2390.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钱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法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6 | 分类号: | B65H54/06;B65H54/3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纱线 成型 技术 | ||
1.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牵伸变形机的信号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成型块和角度块,其中成型块安装在牵伸变形机的卷绕导纱器上,底部和信号杆接触;
②在牵伸变形机的CAM轴上设置环绕CAM轴的导向槽,导纱器的上侧凸台嵌入成型块中间的导向槽滑动联接,下端旋转凸台嵌入CAM轴的导向槽滑动联接;
③通过改变导纱器的张角来改变导纱器的最大行程,从而控制纱卷的成型角;
④通过CAM轴的转速的周期性变化来改变导纱器的横向移动速度,从而控制纱卷的交叉角;
⑤通过改变成型块的横向夹角来改变导纱器的张角,从而控制导纱器的行程,使导纱器到达纱卷边缘的停顿位置是变化的,防止卷装边缘堆积,出现枕型纱卷;
⑥通过改变导纱器的线速度变化,并配合导纱器的行程变化,控制纱线卷装过程中的每一层的交叉角和行程都有相对的线性变化,从而对纱线成型的内部结构作进一步的微量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块工作区为双边不等的斜三角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纱卷的成型角的范围为72°~8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改变导纱器的张角的具体方法为:横向移动角度块,角度块上的斜边工作区推动信号杆底部的轴承,使得信号杆上下移动,推动成型块使其于CAM轴的夹角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导纱器的张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纱卷的交叉角根据纱线的不同种类,可选择的范围为20°~30°,并且在卷装时,纱卷的交叉角是在选定的角度的±1°范围内作线性变化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通过CAM轴的转速的周期性变化控制纱卷的交叉角的公式为:
其中FrqCame表示CAM轴的频率,单位为HZ;VitRec表示卷装线速度,单位为m/min;αCrois表示交叉角,单位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⑤中改变成型块和CAM轴的夹角的方法为: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角度块的水平移动,并且控制角度块水平移动的幅度,角度块水平移动时,其斜面位置会传递到信号杆上,再由信号杆传递到成型块,从而改变成型块和CAM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纱线成型卷装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角度块的水平移动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和方向,再通过编码器控制电机的转动圈数,并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一个丝杠传动机构,丝杠传动机构输出轴与角度块连接,从而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角度块的水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法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法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巧克力重量检测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