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8449.7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2343439A 公开(公告)日: 2012-02-08
发明(设计)人: 李培刚;安跃华;申婧翔;张媛;王顺利;唐为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22F9/04 分类号: B22F9/04;B82Y40/00;B82Y30/00
代理公司: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代理人: 陈小良
地址: 31001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纳米 粒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纳米微粒的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介电限域效应和宏观量子遂穿效应等特点),又存在由纳米结构组合引起的新效应(如量子耦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等),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光、电化学以及催化性质,使它们成为表面纳米工程和功能纳米化和纳米结构的理想材料。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模板法、湿化学合成法(如柠檬酸钠法、硼氢化钠法、EDTA法)、水相合成法、相转移法、晶种法、物理辅助法(光化学法、超声化学法)、chiffrin法和气沉积法等。早在1857年,Faraday用磷将AuCl4水溶液还原,得到了呈深红色的金纳米粒子胶体溶液,这一现象打破了人们对金颜色的认识。1908年,Mie对金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进行了解释,通过求解Maxwell方程对球形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进行了定量描述,还发现金纳米粒子还具有荧光特性超分子与分子识别特性等。正是因为金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医疗方面做生物传感器、光化学与电化学方面做高效催化剂、光电子器件以及其他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上述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要求设备比较复杂,试剂多为有机化学药品,在制作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以下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清洁、便捷、环保的方法,可克服以上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物理的可重复性强的、与传统工艺相比更加清洁、便捷、环保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金纳米粒子是采用简易的旋涂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相结合制备的。

步骤如下

(1)首先切割1.5×1.5cm的本征硅(Si)片,并超声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在此超声清洗过程中,没有特别的要求,为常规超声过程,达到清洗干净即可;

(2)制备一定浓度的SDS溶液,SDS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3)用旋涂法将配好的SDS溶液旋涂在本征硅(Si)片上,自然晾干;本发明中的旋涂法是用匀胶机进行涂覆的,前期工作准备好合适的溶液,然后在匀胶机上根据需要设定一定的转速和时间然后进行旋涂即可,重要的是前期的溶液是需要做好的,关系到以后工作,旋涂法在本行业中为常规使用的方法;

(4)在步骤(3)的产物用磁控溅射法镀一层厚度约为25~32nm的金(Au)薄膜;

(5)把步骤(4)的产物置于正在超声的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中;

(6)待金薄膜离开硅片时移去硅片;

(7)进行离心分离,即可得产物。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2)的SDS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3∶5。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3)的旋涂首先800r/min旋涂8s,然后再2500r/min旋涂30s。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4)的用磁控溅射法溅射时,参数约为50W,3min。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5)的无水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例为2∶7。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7)的离心分离过程中首先用少量的丙酮和乙醇洗涤,后用少许的乙醇洗涤。

本发明中的磁控溅射法是在高真空充入适量的氩气,在阴极(柱状靶或平面靶)和阳极(镀膜室壁)之间施加几百K直流电压,在镀膜室内产生磁控型异常辉光放电,使氩气发生电离。氩离子被阴极加速并轰击阴极靶表面,将靶材表面原子溅射出来沉积在基底表面上形成薄膜。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靶和控制不同的溅射时间,便可以获得不同材质和不同厚度的薄膜。磁控溅射法具有镀膜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强、镀膜层致密、均匀等优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所用试剂均为商业产品,无需繁琐制备;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工艺可控性强,可重复性强,易操作,清洁,便捷,环保,制得的产物纯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本发明方法制的的金纳米粒子拍摄的扫描电镜(SEM)照片,标尺为3μm;

图2为用本发明方法制的的金纳米粒子拍摄的扫描电镜(SEM)照片,标尺为500nm;

图3、图4为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金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能谱(TEM-EDS)谱图(其中C为导电胶,Al为样品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8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