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相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96380.4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瑾;朱旭东;杨育波;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14 | 分类号: | H04W52/14;H04W5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控制 信道 功率 方法 相应 装置 | ||
1.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系统中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
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测量的单接收点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进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
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该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功率以减少由于多接收点接收合并增益引起的小区间干扰,进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基站作为该单接收点,该单接收点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是根据服务小区参考信号而测量的服务小区基站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小区基站作为该单接收点,向该用户设备指示特定的参考信号,其中该单接收点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是基于该特定的参考信号测量的、该非服务小区基站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响应于所述单接收点是上行共享信道多点协作集合中的一个接入点,向该用户设备指示用作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路径损耗测量和计算的特定参考信号的信号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通过预定义针对该多接收点的有效路径损耗的计算,来降低该用户设备的传输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通过扩展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目标接收功率,来指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功率的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扩展该控制信道目标接收功率包括扩展该控制信道目标接收功率的用户设备特定分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扩展该控制信道目标接收功率包括扩展该控制信道目标接收功率的小区特定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为该用户设备配置部分补偿因子以部分补偿按照指定参考信号所测量的路径损耗,来降低该用户设备的传输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以下组中包括的各项中的任一项或其组合,确定使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还是使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该组包括:
所述多点协作系统中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可用的正交资源是否充足;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道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同构网络中,使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异构网络中,在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分别具有小区标识符的场景下,使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异构网络中,在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共享相同的小区标识符的场景下,使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15.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系统中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基于测量的单接收点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进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装置;
用于在多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通过降低该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功率以减少由于多接收点接收合并增益引起的小区间干扰,进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功率控制装置,其中:
在单接收点接收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基站作为该单接收点,该单接收点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是根据服务小区参考信号而测量的服务小区基站到该用户设备的路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3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压滤机自动拉板机械手
- 下一篇:斜板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