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2929.2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游丽君;赵谋明;崔春;任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A23L2/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饮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鱼肽酶解液、枸杞多糖提取液和左旋肉碱通过协同增效作用复配而成的具有抗疲劳功效的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疲劳”和“过劳”现象极为普遍并日益受到重视。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是指“身体机能不能持续在特定水平或者整体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出现的一种状态,会导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降低,以及一般人群的工作效率降低和差错事故增多。疲劳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消除,将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过劳,出现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使机体发生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器质性病变,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而延缓疲劳的发生和促进疲劳的恢复一直是是航天医学、军事医学及运动医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和综合效应的结果。100多年来,生物、生化和生理学家以及运动医学专家们做了大量的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试图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各个水平对疲劳的产生作出合理的解释,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关于疲劳的产生主要有以下6种主要的学说,其中能量耗竭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及自由基学说被认为是主要的学说。
(1)“能源耗竭”学说,认为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耗竭,导致能源物质短缺,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不能完成预定的工作强度,出现疲劳。糖原是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量供应、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肝、肌糖原的分解。长时间运动可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能源物质供应不足,诱发运动性疲劳。
(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体内物质代谢产物的累积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消除而引起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乳酸和氨。安静状态下,肌肉内的乳酸较少,有氧运动时,体内一般不会生成过多的乳酸,只有在缺氧条件下,糖原在进行无氧分解时,才会有大量的乳酸生成,而且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体内乳酸含量明显增多。乳酸在体内的堆积可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运动机能下降。氨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引起运动性疲劳的物质之一,其毒性不仅对肌肉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中,影响了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两种神经介质的动态平衡,使中枢神经的功能发生障碍。当血氨上升至一定程度时,提高了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提高了糖酵解的速率;同时抑制了丙酮酸脱氢酶系的活性,使糖的有氧氧化速率降低;抑制糖原的异生过程,造成乳酸和丙酮酸的进一步堆积,加剧了机体能量的不足。
(3)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和质膜中都可以产生自由基,由于自由基性质活泼,可以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人体进行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时,机体将大量地增加氧化磷酸化反应以产生足够的能量以维持人体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清除的话将导致脂质出现氧化损伤。
(4)“保护抑制”学说,认为无论是体力或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当工作时,大量冲动刺激皮质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保护性抑制。
(5)“突变”学说,认为运动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肌肉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内能量消耗和肌肉兴奋性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兴奋性突然崩溃以拯救能量储备的进一步下降而产生的灾难性变化,同时伴随着肌肉力量和输出功率的突然衰退,表现为疲劳。
(6)“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认为运动时血液pH值过分降低,严重脱水导致血液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变化都是引起疲劳的原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生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开展抗疲劳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具有抗疲劳功效的肽类是近几年来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同时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才是调节机体机能,抵抗/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由于抗疲劳肽不但提供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同时又具备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源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防止神经递质失衡等功能特性,而且具有多样性,是其他抗疲劳因子无法比拟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无论从吸收速度还是生物学功能上,抗疲劳肽都将成为抗疲劳功能食品中的研究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烤调味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蜂蜜化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