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筋卸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2462.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 | 分类号: | H01L21/6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26016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筋卸料结构,用于半导体塑封产品(如220系列产品)的废框架切除后定位产品顺畅脱落,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切筋过程中,在模具合模之前先由定位针实施框架精定位。如图1和图2所示,为传统的切筋卸料合模和开模状态图,所述传统的切筋卸料结构由卸料挡块1、定位针2、卸料块3、卸料镶件4、卸料板5、凹模座6、切边下刀7、切筋下刀8和下刀挡块10组成。所述的凹模座6上侧设有切边下刀7、切筋下刀8和下刀挡块10,塑封产品9设于切边下刀7和切筋下刀8上,卸料板5的下侧设有卸料挡块1、卸料块4和卸料镶件3,卸料镶件3内固定有定位针2,产品封装以后都是整模,由上料架取出整模产品,再由冲塑模除去浇道和浇口,然后切筋模切除框架废料。由于模具产品需要切筋后装入料管,所以不能把模具定位针安装在下模,在要求定位且入管的同时,选择定位针安装在上模,即不会影响产品定位又能顺畅装管,上模定位缺点在于有时定位针和定位处产品之间会产生卸料不畅.定位针会对定位的一颗产品孔口处产生拉伤的影响,那样对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一种能在定位精准的同时达到卸料顺畅的结构,以达到卸料顺畅、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顺畅的切筋卸料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筋卸料结构,包括卸料板,卸料板的下侧设有卸料镶件,卸料镶件内固定有定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镶件位于定位针旁的位置处设有卸料钉固定孔,卸料钉固定孔内设有卸料钉,卸料板位于卸料钉固定孔上方的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塞,卸料钉与螺塞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钉固定孔内壁与定位针外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6.0mm~7.0mm。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钉顶部外壁与卸料钉固定孔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03mm。
优选地,所述的切筋卸料结构还包括凹模座,凹模座的上侧设有切边下刀、切筋下刀和下刀挡块,塑封产品设于切边下刀和切筋下刀上。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板的下侧还设有卸料挡块和卸料块。
本发明在定位针旁相对位置增加一个卸料钉,在模具开模时卸料钉在弹簧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把产品顶出定位针,使定位处产品不会卡在定位针上,从而达到卸料顺畅,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切筋卸料结构合模状态图;
图2为传统的切筋卸料结构开模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筋卸料结构合模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切筋卸料结构开模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切筋卸料结构合模和开模状态图,所述的切筋卸料结构由卸料挡块1、定位针2、卸料块3、卸料镶件4、卸料板5、凹模座6、切边下刀7、切筋下刀8、下刀挡块10和卸料钉11组成。卸料板5的下侧设有卸料镶件3,卸料镶件3内固定有定位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镶件3位于定位针2旁的位置处设有卸料钉固定孔,卸料钉固定孔内设有卸料钉11,卸料板5位于卸料钉固定孔上方的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塞,卸料钉11与螺塞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卸料钉固定孔内壁与定位针2外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6.5mm。所述的卸料钉11顶部外壁与卸料钉固定孔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03mm。所述的切筋卸料结构还包括凹模座6,凹模座6的上侧设有切边下刀7、切筋下刀8和下刀挡块10,塑封产品9设于切边下刀7和切筋下刀8上。所述的卸料板5的下侧还设有卸料挡块1和卸料块4。
使用时,在定位针2导入塑封产品9的框架时定位针2起到定位作用,通过模具合模达到精准切筋目的。在模具开模时定位针2随上模往上运动,定位针2所定位产品有可能带动产品往上运动,定位针2与定位孔间隙取值为单边0.02mm,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下塑封产品9会随定位针2往上运动.这样就形成卡料、和卸料不畅。从而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产品的质量。本发明模具在合模的时候,卸料钉11已经压在塑封产品9上面,在模具开模时卸料钉11在弹簧反作用力的情况下把塑封产品9顶出定位针2,从而塑封产品9不会随定位针2运动.以达到卸料顺畅的目的。此结构在定位针2旁边加上一个卸料钉11,成本不高,卸料顺畅,大大增强了产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尚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