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8710.5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华;付彬;石丽;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7/04;A61P27/02;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止血 滋阴 化瘀 明目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精神劳累紧张等因素而诱发的眼睛病变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品很多,但大多疗效不理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12月颁布的《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分册》WS-10062(ZD-0062)-2002项下的“和血明目片”公开了其处方和制法,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用其工艺制得的制剂存在:疗效还不够理想,工艺较粗,稳定性差,易吸潮变质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临床药效学研究,我们在原来和血明目片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发现将其工艺中的水提改成6倍量60%乙醇提取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显著提高,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稳定性好,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最佳剂型为片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更为显著的用于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如下:
制备方法为: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炭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60%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60%乙醇6倍量,第二次加60%乙醇6倍量,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5~1.39(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按各剂型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或滴丸剂。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处方:
制备方法为:
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炭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60%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60%乙醇6倍量,第二次加60%乙醇6倍量,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5~1.39(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用85%乙醇制成颗粒,60℃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片剂。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处方:
制备方法为:
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60%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60%乙醇6倍量,第二次加60%乙醇6倍量,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5~1.39(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用85%乙醇制成颗粒,60℃烘干,整粒,装胶囊1000粒,即得胶囊剂。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处方:
制备方法为:
以上十九味药材,菊花、黄芩、车前子(半量)、蒲黄(半量),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剩余车前子、蒲黄与其余各味加60%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60%乙醇6倍量,第二次加60%乙醇6倍量,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0.08MPa,80℃)至相对密度为1.35~1.39(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合均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适量,用85%乙醇制成颗粒,60℃烘干,整粒,制得颗粒1000g,即得颗粒剂。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剂制备方法如下:
处方:
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品比价方法
- 下一篇:早钟六号枇杷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