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表面积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88482.1 | 申请日: | 201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边六交;刘成程;冀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C08B30/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积 微孔 淀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微孔淀粉,其比表面积比单独使用酶解方法所得到的比表面积多60%以上,对水和油脂的吸附能力提高30%以上。
背景技术
淀粉属多糖的一种,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它与蛋白质、纤维、油脂、糖、矿物质等共同存在于农作物的籽粒、根、块根中。淀粉是无色无臭的白色粉末,具有颗粒结构和吸湿性,密度1.499~1.513。淀粉颗粒不溶于水,工业上便是利用这种性质,采用水磨法工艺,将非淀粉杂质除去,得到纯度较高的淀粉产品。表1给出了常见植物中淀粉的化学组成。
表1:淀粉的化学组成
淀粉颗粒含水量一般在10-20%左右。淀粉颗粒中的水分是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呈平衡状态而存在的,空气干燥会散出水分,空气潮湿会吸收水分,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是可逆的。而脂类化合物与淀粉分子结合成络合结构存在,对淀粉颗粒的糊化、膨胀和溶解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