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茶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5010.0 申请日: 2011-09-23
公开(公告)号: CN102318706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发明(设计)人: 劳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 劳子明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6299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芦笋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芦笋茶的生产工艺,属于茶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由于富含人体所需各种营养和药用成份,被国际公认世界十大“名菜之首”、“蔬菜之王”、“防癌蔬菜”、“富硒食品”等美称,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珍品。

芦笋食味芳香,风味独特,质地细腻,纤维柔软,现代医学表明,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免疫细胞激活剂、细胞生长调节剂等药用物质和皂甙、固醇、黄酮甙,含硫氨基酸、组织蛋白、核酸和酶类大分子,维生素C、E、B、叶酸、核酸、芦丁和多种人体必需的锰、锌、铜、铁等营养元素,被医学界确认有抗癌效果,对人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体浮肿、癌症、脂肪肝等有一定疗效,对人体抗衰劳、抗自由基及提高免疫力有保健作用,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经总结,芦笋的药用价值有:1、有助于平抑血压降血脂;2、有助于抑制心脏血管疾病;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4、有助于防治老年便秘、利尿解乏;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6、有助于增强体质消除疲劳。

芦笋茶是采用鲜绿芦笋尖(芽)为原料,当芦笋植株分枝刚刚展开,分枝上的腋芽苞成丛状,芦笋的针状拟叶尚未展开时,将其采摘下来,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工鞣制烘炒成。芦笋茶在保留了原芦笋丰富的芦笋腋芽苞等天然物质的基础上,矿物质、芦丁、芦笋皂甙保留鲜叶的9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研究化验表明,芦笋茶中保留的芦笋天然物质成分,具有消除疲劳、抗衰老、减肥、利尿、通便秘、清火解热、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的特殊功效。

芦笋茶可长期存放、不变质、不走味、随泡随喝,具有“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便于人体充分吸收,实为居家旅行、老少皆宜的高品位之保健时尚佳品。冲上一杯芦笋茶,茶汤纯正剔透,芬芳四溢,清澈碧绿;入口即淳爽流通,香气清鲜,透澈心肺;过喉则悠香阵阵,鲜爽甜美,历久不衰。

芦笋茶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芦笋茶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芦笋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

芦笋茶的制作工艺对于芦笋茶的效果和品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芦笋茶的制作工艺,对芦笋嫩芽的利用率不高,且工艺繁琐,芦笋中的营养物质流失、破坏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芦笋茶的新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芦笋茶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1)采摘:采摘芦笋茎株顶端2~3厘米的、无病虫害及变质的新鲜芦笋尖(芽);

(2)清洗及晾干:用清水清洗上述采摘后的新鲜芦笋尖(芽),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5~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8分钟(用于消毒、杀菌),再用清水清洗,然后在无菌风条件下摊晾2~3小时(即置于无菌环境下,吹无菌风,以使其加速失去水分,无菌环境可以保证芦笋尖(芽)不被细菌污染,使芦笋尖(芽)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若芦笋尖(芽)被细菌污染,则不但会破坏芦笋尖(芽)中的营养成分,且菌体及其分泌物的存在会影响芦笋茶的口味),使芦笋尖(芽)失去部分水分,叶片变得萎缩;

(3)杀青:每锅投放量250g~300g芦笋尖(芽),芦笋尖(芽)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05~115℃(叶下锅时有连续地炒芝麻爆声),杀青时间25~35分钟;杀青要掌握杀快、杀匀、杀透的原则,避免出现红、焦、闷,杀青的关键要控制好杀青锅温;

(4)揉捻:将杀青后的芦笋尖(芽)置于电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3~5分钟,转速60~70r/min,揉捻过程中翻拌一次;揉捻应掌握“热揉、适当重压、快速、短时”的原则;

(5)干燥:采用烘笼炭火烘火焙的办法,分初烘、摊放、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6~7锅的投叶量,温度80℃,每隔3分钟左右翻烘一次,时间17~18分钟,初烘结束后下烘摊放,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55℃,每笼放初烘叶1.5千克,烘至足干,即含水量6%以下,用手能捻成粉末状,即制得成芦笋茶。

所述步骤(2)中,无菌风的风速在4.0~8.0m/s之间。

本发明的芦笋茶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杀菌,并采用无菌风晾干新鲜的芦笋尖(芽),保证了芦笋尖(芽)不被细菌污染,保证了其营养成本不被破坏,并保证了芦笋茶中不会有细菌发酵带来的异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子明,未经劳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