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715.0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颖;付跃刚;贾永丹;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红外 主动 消热差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属于红外热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双视场光学系统具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成像视场,有利于实现大视场的目标搜索与小视场的目标跟踪。双色红外光学系统能同时获取两个波段的目标信息,对复杂的背景进行抑制,可以提高对目标的探测能力,降低虚警率。双色共焦光学系统不需要波段切换装置,系统简单、结构紧凑、明显提高探测效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可以工作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满足军用需求。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光学系统消热差方法大致分为四种,即机械被动式、电子主动式、光学主动式和光学被动式。机械被动消热差方式使整个光学系统体积变大,质量增加;电子主动消热差方式使光学系统可靠性下降,不利于弹载光学系统设计;光学被动消热差方式是指利用光学材料以及机械镜筒材料热特性之间的差异,通过不同特性材料之间的合理组合以消除温度的影响,从而获得消热效果。具有机构相对简单、尺寸小、质量轻、不需供电、系统可靠性好的优点,其综合效率最高;光学主动消热差方式与光学被动消热差方式比较稍显复杂,需要在环境变化时移动光学元件,但在复杂光学系统设计时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消热差方法。
双色红外光学系统本身由于存在较大的色差,实现两波段共焦具有一定技术难度,需要合理选择光学材料,但红外光学材料可同时应用于双波段成像的可选范围又很小;在保证两波段共焦的同时,在视场切换过程中要实现消热差效果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技术难度。另外,光学系统需要考虑与红外制冷探测器的冷光阑匹配问题。种种难度导致国内现有光学系统大多停留于未消热的双视场双波段成像阶段。
目前,国外报道的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中最先进的光学系统即法国的双视场双波段切换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不具有双色共焦系统的探测率高的优势,且现有资料尚未提及本系统已进行消热差考虑。因此研制双视场/双色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发明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具有上述双视场/双色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4.4-5.4um/7.8-8.8um,焦距为183mm/61mm,工作温度为-40℃~+60℃。宽窄视场光学系统F数相同(2.68),共用同一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近似100%的冷光阑效率。采用光学主动消热方式使MWIR与LWIR在工作范围内始终共焦成像,达到良好的消热差效果,保证环境适应性。其结构包括对焦镜组、固定镜组、宽视场变焦镜组、窄视场变焦镜组、双色红外探测器窗口玻璃、光阑和双色红外探测器。系统各光学表面均为球面,光学材料只有两种常用的红外材料:锗和硫化锌。
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采用一片球面镜(材料为锗)作为对焦镜组。
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采用一片球面镜(材料为硫化锌)作为固定镜组。
所述的对焦镜组和固定镜组为宽窄视场共用镜组结构,通过移动对焦镜组,改变对焦镜组与固定镜组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实现有限距离到无穷远的调焦,而且可以实现不同温度下的消热差。
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采用两片球面镜(材料均为锗)作为宽视场的变焦镜组,采用一片球面镜(材料为硫化锌)作为窄视场的变焦镜组。通过两变焦镜组绕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某一固定轴旋转切换实现视场转换。
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的双色红外探测器采用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用于同时接收MWIR和LWIR的图像。
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采用探测器的冷光阑作为孔径光阑,以满足近似百分之百的冷光阑效率,消除到达探测器的杂散光,提高探测率。
本发明是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同一系统可实现目标搜索与目标跟踪两项功能,可以对有限远到无穷远距离清晰调焦成像。
2、可对中波和长波红外同时共焦成像,提高对目标的探测能力,降低虚警率;
3、系统实现两波段精确主动消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4、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工作在宽视场的结构示意图(也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工作在窄视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