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715.0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颖;付跃刚;贾永丹;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红外 主动 消热差 光学系统 | ||
1.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工作波段为4.4-5.4um/7.8-8.8um,焦距为183mm/61mm,工作温度为-40℃~+60℃。宽窄视场光学系统F数相同(2.68),共用同一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近似100%的冷光阑效率;采用光学主动消热方式使MWIR与LWIR在工作范围内始终共焦成像,达到良好的消热差效果,保证环境适应性。其结构包括对焦镜组、固定镜组、宽视场变焦镜组、窄视场变焦镜组、双色红外探测器窗口玻璃、光阑和双色红外探测器。系统各光学表面均为球面,光学材料只有两种常用的红外材料:锗和硫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场/双色红外主动消热差光学系统,其特征是:目标辐射源发出的红外光波被所述的对焦镜组接收,经过固定镜组到达宽视场变焦镜组或者窄视场变焦镜组,最后顺序通过双色红外探测器的窗口玻璃以及光阑,成像到双色红外探测器上,对双色红外探测器进行图像处理与识别即可辨别红外辐射目标。光学系统通过移动对焦镜组改变对焦镜组与固定镜组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实现有限距离到无穷远的调焦,而且可以达到消热差效果;通过两变焦镜组绕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某一固定轴旋转切换实现视场转换,达到目标搜索与目标跟踪模式的转换目的。光学系统为完全主动消热,可工作于复杂环境温度下,用于复杂背景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47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