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8362.3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风;陈志强;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风 |
主分类号: | A61M5/38 | 分类号: | A61M5/38;A61M5/165;A61M5/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起泡 压力 原理 安全 输液 | ||
1.一种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输液器包含瓶塞穿刺器(1)、进气件(13)、滴斗(2)、药液过滤介质(21)、排气管(14)、管路(3)和调节器(4),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安装在输液器药液通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的起泡点压力大于7.85kPa小于25.00k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是至少一层膜片或多层膜片的组合或顶端封闭的中空袋状膜片或柱状体或中空柱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安装在输液器药液通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安装于滴斗(2)的底部,由支架(25)固定或直接封固在滴斗(2)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的出液口(22)的位置高于滴斗(2)内腔有效空间的最低点至少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与所述管路(3)的连通方式是管路(3)一端插入滴斗(2)的连接端(23)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的连接端(23)的内腔镶嵌有一内芯(24),内芯(24)是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2)与所述管路(3)的连通方式是管路(3)一端插入镶嵌在滴斗(2)的连接端(23)内腔的内芯(24)。
8.一种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输液器包含瓶塞穿刺器(1)、滴斗(2)、药液过滤介质(21)、排气管(14)、管路(3)和调节器(4),药液过滤介质(21)由支架(25)固定或直接封固安装在滴斗(2)底部,并使其与滴斗(2)底部的边缘密合,其中排气管(14)一端伸入滴斗(2)内腔中部,排气管(14)的排气通道覆盖着排气不排液的空气过滤介质(14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的起泡点压力大于7.85kPa小于25.00kPa,所述空气过滤介质(141)安装在排气管(14)伸入滴斗(2)内腔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在小于1.5kPa压差时流量小于1.0m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介质(141)安装在排气管(14)伸入滴斗(2)内腔一端的末端(144)。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是一个外壁密封的中空管,其是一段或是由多段中空管连接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的一端连通滴斗盖(12)的上盖面或侧壁并与外界贯通。
13.根据权利要求8~12所述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与外界贯通的排气出口(142)处安装有一可开启或关闭排气出口的盖帽(1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风,未经李林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83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多相发电机整流器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