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医用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8043.4 | 申请日: | 2009-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蒋慧琴;马岭;蒋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慧琴 |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医用 图像 增强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是医用图像自适应增强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09年11月03日
原申请号:200910207422.5
原发明创造名称:医用图像自适应增强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图像自适应增强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数字化医学影像学设备有了很大的进步。继CT、PET、SPECT、DSA、MRI、数字化超声、数字化胃肠摄影和数字化乳腺摄影之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等新技术问世,医学影像学全面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学设备的进步,医师的诊断方法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用影像学设备所拍摄的医用图像直接打印在胶片上,医师通过观察胶片的“硬读片”方法进行诊断。现在,用影像学设备所拍摄的数字化医用图像保存在一个服务器上,医师通过和网络连接的LCD等显示设备观察再现原始图像的“软读片”方法进行诊断。
在医生进行“软读片”时,由于显示设备是图像的最终呈现者,因此,显示质量极大地影响着诊断精度。而目前的医用显示设备仅通过改进显示设备的物理材料属性来提高显示质量,其成本非常昂贵。医院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常常舍弃医用显示器的配置,以普通显示器来代替。然而,一方面,从“软读片”时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来看,普通显示器和医用显示器的显像管等物理特性不同,例如,普通显示器的最大亮度仅是医用显示器的1/2,而较小的亮度范围导致从原始医用图像中的灰度差转化成的用于人眼分辨的亮度差较小,以致于人眼无法分辨,从而发生病灶的漏发现。普通显示器不具有DICOM校正功能,而显示设备的亮度等固有物理特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衰减,从而影响显示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导致医师的误诊断。另一方面,从“软读片”时所使用的图像来看,DICOM图像的像素灰阶可以达到65536个,而普通显示器的显示系统的调色板只能显示256种颜色。因此,10bit,12bit和16bit的原医用图像变换成一般显示器的R、G、B各为8bit的显示图像时,一部分灰阶信息丢失从而引起显示质量低下。此外,在获取原医用图像数据时,成像的技术参数是由摄影技师在特定摄影条件下所决定的,按照原成像的技术参数在不同的显示设备上再现原图像时,显示设备的显示参数并不一定适合要显示的图像,特别是多种类的医用图像同时在一个显示设备再现时,显示设备的显示参数并不是完全适合每一种图像。
进一步,医用图像数据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不同医师所需要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参数不同,而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调整方法也可能引起医师的误诊断。因此,用显示设备实现医师“软读片”时,非常需要根据显示设备的物理属性等硬件条件及实施“软读片”诊断医师的主观要求,对要显示的图像进行自适应处理以对应显示设备的物理属性,从而提高显示设备的诊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图像自适应增强处理的方法,通过实施自适应医用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普通显示器和医用显示器的显像管等物理特性不同的问题,以便提高普通显示器的诊断能力,使其达到价格昂贵的医用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一种自适应医用图像增强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原始医用图像进行去除噪音处理后得到第一临时图像;
(2)压缩第一临时图像中的非诊断特征成分获取第二临时图像;
(3)采用预先设计的特征抽出滤波器,抽出图像的高频信号成分获取第三临时图像;
(4)对第三临时图像进行解析分类,获取低信号领域内的诊断特征成分的第四临时图像、高信号领域内的诊断特征成分的第五临时图像和噪音成分的第六临时图像;
(5)通过图像合成手段,将第二临时图像、第四临时图像、第五临时图像和第六临时图像进行加权叠加,然后根据存储的图像处理条件对合成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调整,获取诊断用的显示图像。
通过该方法的使用,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慧琴,未经蒋慧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8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