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确度检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7075.2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平;郭军华;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郭军华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度 检测 人类 乳头状 病毒 基因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和鉴定病原微生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确度检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德国豪森Harald zur Hausen博士于1983年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某些型与宫颈癌有关[1],并于200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该成果开创了宫颈癌研究的新方向,推动了HPV基因型分析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使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以预防、早期发现并治愈的人类癌症。2003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Nubia Munoz博士等公布了由9个国家11个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根据HPV不同型别与宫颈癌的关系,将被检出的30个HPV基因型分为三大类,其中15种致癌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W13B/MM4亚型和IS39亚型);3种可能致癌高危型:26,53,66;及12种低危型:6,11,40,42,43,44,54,61,70,72,81(CP8304)和CP6108[2]。从而为HPV基因型分析的方法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还发现高危型与肛门和生殖器癌、口咽癌等有关;低危型与生殖器疣、复发性呼吸道疣状乳头瘤病等有关。
HPV是一类对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具有特殊嗜性的小DNA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含有约7900对碱基(bp)。由3个基因区组成,包括早期区(early region,E区)、晚期区(lateregion,L区)区和与非编码区(Uncoding region,UCR)或上游调控区(URR)。E区按顺序为E6、E7、E1、E2、E3、E4和E5共7个基因,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编码病毒蛋白、维持细胞内病毒的高拷贝数的基因,其中E6和E7是HPV的主要致癌基因,与病毒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性有关。L区主要有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L1高度保守,特异性强;L2编码的衣壳蛋白较小,但变异多。LCR含有HPV基因组DNA的复制起点和HPV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调控元件,调控病毒的转录与复制。
美国FDA批准四种HPV检测方法:HC II高危HPV检测(Qiagen),HC II低危HPV检测(Qiagen);Cervista HPV 16/18检测和Cervista HPV高危检测(Hologics)。HC II是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 II)1999年上市,定性区分13种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与5种低危型(6/11/42/43/44),但不能分型。Cervista是应用恒温酶DNA扩增和荧光发光判读法,2009年上市,可定性检测14种高危型(增加了66型),除16/18可以另外检测,也不能具体分型。
中国SFDA批准上市的国产试剂,主要增添了分型功能。基于芯片和流式两种技术:亚能PCR-反向点杂交芯片法,凯普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法和透景Luminex流式荧光杂交法,分别检测23、21和26种型。
此外,采用PCR-质谱联用技术申报专利的方法有密执安州立大学(2006已批准)和深圳华大基因(2008待批准)。前者针对E6基因区进行13种高危型作分型和定量检测,后者采用通用GP5+/GP6+引物针对L1基因区分析17种型。
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1.采用PCR技术为基础加杂交或质谱的方法,虽然灵敏度高达10-100个拷贝。但是均未排除因PCR扩增产物污染,引起的假阳性问题。
2.目前检测HPV的基因区均采用单个目标基因探针,多数为L1区,密执安大学为E6区。而临床标本由于病毒在整合时容易发生目标片段(L1,E1,E2,E6,E7)的缺失或变异,且HPV不同类型,在不同肿瘤和组织中,在潜伏期和活动期的E和L基因的拷贝数也不同,而易造成检测漏诊。也是导致目前采用不同方法,在检测同一样本中HPV类型时,获得结果不一致,造成假阴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数据待发表)。
3.检测的HPV型别种类,均未能达到2003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提出的30种致病型的要求,其检测结果将使>1%的人检测漏诊。[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郭军华,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郭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