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2496.6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高速公路 桥头 问题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桥头跳车缩短交通工具的使用寿命,影响交通安全,桥头跳车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交通技术难题。通常情况下,桥台地基不发生沉降,因此桥头跳车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公路桥头出现了错台,会对路面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乃至破坏,另外地基刚度突变、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不高和填土不实也会导致桥头跳车等。其中引起桥头跳车的根本原因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因刚度不同发生不均匀沉降,地基与桥台之间产生错台,因而使两个对接性质不同路面体系在抗垂直形变上其刚度能够平顺过渡,是解决好桥头跳车的关键。目前国内公路部门和科研单位采用的多种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对软弱地基处理,现在国内有:换填法、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粉喷桩复合地基等常用方法。
传统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无法有效的建立桥台到路基的刚度平顺过渡,刚度变化措施少。近些年一种通过由长桩和短桩交替排列而成的刚性复合地基改变地基刚度的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理方法逐步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此处理方法解决了地基和桥台刚度平顺过度的问题,但是该处理方法中应用的长短桩强度要求较高、施工设施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理方法存在长短桩强度要求较高、施工设施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及结构,其中群桩地基中桩长、桩径和桩基密度均逐渐减小,桩与土密实结合共同作用实现群桩桩基和桥台桩基础的刚度平顺过度,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现有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理方法存在长短桩强度要求较高、施工设施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涉及的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基之间设置过渡地基;(2)在过度地基打入变刚度群桩并填筑地基,完成变刚度群桩地基,其中,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桩径逐渐减小;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所述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密度逐渐减小;(3)在桥台施工打桩工艺并填筑桥台,完成桥台桩基础;(4)填筑路基;以及(5)填铺路面。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结构,包括桥台桩基础、路面、路基和变刚度群桩地基,其中,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长度逐渐减小;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桩径逐渐减小;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所述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其群桩的密度逐渐减小。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中的群桩为钻孔灌注桩。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桥台桩基础中的桩为预制桩或者灌注桩。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群桩地基中,任意两根桩之间的距离是该两根桩中的大直径桩的3倍直径以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从靠近所述桥台的一端开始指向另一端,所述变刚度群桩地基中的群桩的桩径以10%至30%逐渐递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速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及结构,根据路面荷载和地基条件,设计出符合桥头沉降控制要求的群桩变刚度方案,采用普通等钻孔灌注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可提高浅部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沉降量。通过群桩地基中桩长、桩径和桩基密度均逐渐减小实现地基和桥台桩基础刚度的平顺过度,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同时施工设施和施工过程简单、施工成本低、对群桩地基的桩强度要求相对低。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桥台桩基础;
2、路面;
3、路基;
4、变刚度群桩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纠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锁式肩部骨折内固定装置及定位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