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浆料、合成革基材及合成革基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357.3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曲建波;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75/08;C08L75/06;C08J9/04;C08J9/10;D06N3/14;B32B3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浆料 合成革 基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浆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100份、发泡剂3~5份、柔软剂1~2份、增稠剂0.5~2份、水100~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水性聚氨酯树脂由二异氰酸酯、大分子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含羧酸基的亲水性扩链剂、中和剂和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固体重量百分含量为20~40%;树脂干燥皮膜的100%定伸强度为2 Mpa~10 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醚、聚氧化丙烯三醇醚、聚四氢呋喃二醇醚,聚已内二醇酯、聚已二酸的二醇酯、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对苯二酸的二醇酯、聚邻苯二酸的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1,6-己二醇;所述含羧基亲水性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三乙醇胺;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50~5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500~4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微胶囊发泡剂;所述柔软剂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所述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碱溶胀丙烯酸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二甲酰胺的发泡温度为135℃~145℃;所述微胶囊发泡剂的发泡温度为110℃~145℃。
9.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a.配制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
b.用上述复合浆料浸渍无纺布,并用刮刀将所述无纺布表面刮平;
c.经过水性凝固液凝固步骤b中处理的无纺布;
d.水性聚氨酯树脂凝固后经过水洗槽水洗形成基布;
e.将上述基布放入干燥箱中烘干,温度由低到高从110℃-130℃-145℃-155℃,温度分段提高,发泡剂在烘干过程中开始发泡,经过10~20分钟烘干定型,形成内部有微孔的基布,得到合成革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配制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的原料在600~1000转/分钟的速度下搅拌30~60分钟,得到密度为700~900g/L的水性聚氨酯复合浆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和无纺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厚度为0.5~2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复合浆料浸渍无纺布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浸渍量为200~600g/m2。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水性凝固液的PH值为5.5~3.5,所述水性凝固液的温度为10~50℃。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所述干燥箱为红外干燥箱、蒸汽干燥箱或电加热干燥箱。
16.一种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基材是由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3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