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和车辆用前照灯以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397.4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岸本克彦;河西秀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S8/10;F21V19/00;F21V8/00;F21V29/00;F21V17/00;F21V9/10;F21Y101/02;F21W101/1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照明 车辆 用前照灯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具有:
激发光源,其出射激发光;
发光部,其含有经由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光的荧光体;
透光性的热传导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发光部中的被所述激发光照射的面即激发光照射面的一侧,且接收所述发光部的热;
间隙层,其将所述热传导构件和所述激发光照射面之间的间隙填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层将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热传导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层具有对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热传导构件的热膨胀率的差进行吸收的柔软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还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使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热传导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具有比所述发光部高的热传导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层含有与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热传导构件接触的热传导性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层含有使所述激发光扩散的扩散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还具有反射膜,该反射膜覆盖所述间隙层的与所述发光部和所述热传导构件未相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层中所述热传导构件和所述激发光照射面之间的厚度为30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部中所述激发光照射面和与该激发光照射面对向的面之间的厚度,是所述荧光体的粒径的10倍以上、2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热传导构件中位于所述激发光照射面一侧的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对向的第二面之间的厚度为0.3mm以上、3.0mm以下。
12.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具有:
激发光源,其出射激发光;
发光部,其经由从所述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光;
第一热传导构件,其与所述发光部按照可以进行热传导的方式连接,
并且所述第一热传导构件其配设方式为,使由该第一热传导构件接收的所述发光部的热能够传导给其他构件并加以利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热传导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发光部中由所述激发光照射的面即激发光照射面一侧,且透过所述激发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热传导构件接收的热被传导到作为其他构件的反射镜。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还具有第一透光构件,该第一透光构件被设置在反射镜的孔径部,且透射作为照明光的所述发光部的荧光,
所述第一热传导构件接收的热被传导到作为其他构件的所述第一透光构件。
16.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具有:
发光部,其经由从激发光源出射的激发光而发光,且放射照明光;
支承构件,其在被所述激发光照射的位置支承所述发光部;
防脱落机构,其在所述支承构件不能支承所述发光部时,与所述发光部的外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面接触,且防止所述发光部从所述支承构件脱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落机构是外加压力机构,该外加压力机构不仅与所述发光部的外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面接触,并对该至少一部分的面和所述支承构件之间施加压力,且将所述发光部向所述支承构件侧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3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