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心兰组培育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550.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济红;刘燕;祁翔;向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心兰组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心兰组培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文心兰(Oncidium)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系兰科文心兰属植物,属热带复茎性陆生兰,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种类分布最多的有巴西、美国及秘鲁等,是世界五大切花品种之一。文心兰一年仅繁殖2-3个芽,繁殖系数低,速度慢,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组培育苗是文心兰主要扩繁增殖手段。
文心兰组培育苗一般以花梗、茎尖等为外植体先诱导再生芽,再生芽通过丛生芽和原球茎两种途径进行增殖;丛生芽途径具有变异率低,有利于保持母本性状的优点,但繁殖系数低;原球茎途径具有繁殖系数高,有利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种苗变异率高;现有大部分的文心兰组培的各阶段的培养基交较复杂,差异性较大,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文心兰组培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条繁殖系数高和变异率低的文心兰的组培岳庙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文心兰的组培育苗方法,包括外植物体消毒、初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1)外植物体消毒,选用花梗腋芽,用质量分数为0.1%多菌灵溶液浸泡,冲洗干净,然后用抗褐化剂浸泡,再用质量分数为0.1%升汞常规消毒;
(2)初诱导培养,培养基为:1/2MS+10g/L琼脂+25g/L蔗糖+1g/L活性炭 + 2.5-3.0mg/L TDZ+ 0.2-0.4 mg/L NAA,pH值5.8,光照时间为14 hr/d,光照强度1500~2000 Lux,温度为25±2℃;
(3)将丛生芽分化继代培养,培养基为:1/2MS+10g/L琼脂+30g/L蔗糖+1g/L 活性炭+1g亚硫酸钠+2.8 mg/L TDZ+0.32mg/L NAA,pH值5.8,光照时间为14 hr/d,光照强度1500~2000 Lux,温度为25±2℃;
(4)生根培养,培养基为:1/2MS+0.2~0.4mg/L 6-BA+0.8~1.6mg/L NAA+1g/L活性炭+20 g/L蔗糖+8 g/L琼脂,pH值5.8,光照时间为14 hr/d,光照强度1500~2000 Lux,温度为25±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文心兰的组培育苗方法,抗褐化剂为质量分数为0.2%的维生素C蒸馏水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文心兰的组培育苗方法,丛生芽分化继代增殖培养可采用固体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文心兰的组培育苗方法,生根培养基中6-BA浓度为 0.3mg/L ,NAA浓度为 1.2mg/L。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1)外植物体用2%维生素C水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0.1%升汞常规消毒,可使外植体产生褐化时间从30分钟延缓到180分钟;
(2)初诱导培养中添加抗褐化物质活性炭或亚硫酸钠后,能显著降低外植体褐化率,从而显著提高外植体接种成活率和分化率;
(3)1/2MS+10g/L琼脂+30g/L蔗糖(PH值5.8)为基本培养基,同时添加1g/L活性炭和亚硫酸钠后,采用固体培养方式进行丛生芽增殖效果较好,丛生芽诱导分化率高,为90.0%,增殖系数可达6.0-7.4,经5-6代继代增殖培养后,丛生芽变异率仅为0.1%,;
(4)梗初诱导、丛生芽继代增殖配方均相同的1/2MS培养基进行无根丛生芽的生根诱导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单独使用生长素NAA进行生根诱导,芽苗粗壮、矮小,平均每株发根1-2条,根系粗壮,但是培养40天左右黄化严重。使用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NAA进行组合后,文心兰丛生芽生根率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逐渐提高,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抑制芽苗的生长而促进侧芽及类原球茎的萌蘖,影响芽苗的质量。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3mg/L 6-BA和1.2mg/L NAA为文心兰丛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基的效果好,接种60天后生根率可达100.0%,芽苗生长整齐,平均高度在3.0左右,每株长根3-4条,根长1.5-3.5cm,根粗0.5mm,60%产生假鳞茎;
(4)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差异较小,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的激素组合相同,仅是浓度有细微差异,有利于工厂化组培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取文心兰品种‘南茜’9-10月初带腋芽花梗茎段为外植体。修剪掉较老的组织,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用0.1%多菌灵+0.2%洗洁净水溶液浸泡30分钟,冲洗干净;然后用抗褐化剂2%维生素C蒸馏水溶液浸泡30分钟,用0.1%升汞常规消毒10分钟,最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剪切外植体。以处理好的带腋芽花梗茎段为外植体,初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10g/L琼脂+25g/L蔗糖+1g/L活性炭+3.0mg/L TDZ+0.4 mg/L NAA,PH值为5.8,光照时间14 hr/d,光照强度2000lux,培养温度为25±2℃,成活率为86.3%,分化率可达到53.5%; 将再生芽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手术刀切割成带1叶芽段,长1cm,在1/2MS+10g/L琼脂+30g/L蔗糖+1g/L 活性炭+1g亚硫酸钠+2.8 mg/L TDZ+0.32mg/L NAA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PH值为5.8,光照时间14hr/d,光照强度2000lux,培养温度为25±2℃,丛生芽诱导分化率,为90.0%,增殖系数为6.0-7.4,经5-6代继代增殖培养后,丛生芽变异率仅为0.1%;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0.3mg/L 6-BA+1.2mg/LNAA+1g/L活性炭+20 g/L蔗糖+8 g/L琼脂,PH值为5.8,光照时间14hr/d,光照强度2000lux,培养温度为25±2℃,丛生芽接种60天后生根率达100.0%,芽苗生长整齐,平均高度在3.0左右,每株长根3-4条,根长1.5-3.5cm,根粗0.5mm, 60%产生假鳞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沙面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精装书上书定位夹具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