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358.9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洋;姚伟智;孙群;马勇;吴春杰;王晓峰;张越;臧绍双;辛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循环 脱气 冷却水 漏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设备事故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水精炼真空循环脱气炉(简称RH)生产过程中真空室发生冷却水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RH法是一种重要的炉外精炼方法,具有处理周期短、生产能力大、精炼效果好、容易操作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炼钢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RH已经由原来单一的脱气装置转变为包括真空脱碳、吹氧脱碳、喷粉脱硫、温度补偿、均匀温度和成分等多功能的炉外精炼装置。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精炼功能的扩展,在生产超低碳钢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是现代化钢厂重要的单种炉外处理装置。而且随着各种冶金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需要进行冷却的部件越来越多,如水冷顶枪、摄像机等,尤其以水冷顶枪的冷却水量最大。充足的冷却水量保证了这些装置在真空室内高达800℃以上的温度下不发生变形和烧损。但如果这些装置在处理钢水过程中发生漏水,由于冷却水在接触高温钢水之后会迅速蒸发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现有的RH设计通常是对氧枪的冷却水入水和出水的流量差进行实时采集判断,如果流量差过大,则判断为漏水,真空系统即自动破真空,氧枪抬出。然而,这种事故处理方式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原因是氧枪等的冷却水大量泄漏到真空室以后,由于高温作用,加之插入管内提升气体的大量吹入,对钢水造成强烈的搅拌作用,瞬时产生大量蒸汽,在这些蒸汽没有及时排除的前提下由瞬间充入了大量体积的事故破空氮气,而此时真空泵已经停止,真空阀门关闭,不进行抽气作业,从而造成真空室内密闭空间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即发生爆炸作用,极易损坏设备。如果爆炸力较大的话,极有可能造成钢水喷出,甚至导致更大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毁事故。而迄今为止,对于此种异常状态的应急处理方法,国内外均无相关的公开报道。因而有必要对现行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以减少发生RH冷却水漏水事故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可根据漏水程度不同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爆炸风险,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毁事故的RH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漏水程度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少量漏水的处理方法:
少量漏水,即通过真空室内摄像镜头观察真空室内漏水不成流,只有小水滴滴落;摄像镜头无水汽凝结;真空压力回升量低于2kPa;其处理步骤为:
(1)、立即停止吹氧,将顶枪升至待机位置,即真空室最高位置;
(2)、将插入管提升气体吹气强度降至0.16-0.28Nm3/h·t;
(3)、关闭真空系统与真空室系统之间的真空阀门,利用通入正常管道空气或氮气进行系统破真空,恢复真空系统和真空室系统的压力大气压,禁止使用氮气罐的气体进行通风破真空;
(4)、当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 kPa以上后,将顶枪抬到真空室外,真空室摄像镜头拆卸至真空室外,关闭顶枪或真空室摄像镜头冷却水入水阀门;
大量漏水的处理方法:
大量漏水,即通过真空室内摄像镜头观察真空室内漏水成流或真空室内摄像镜头迅速被水汽凝结;真空压力回升量2kPa以上;其处理步骤为:
(1)、立即停止吹氧,将顶枪升至待机位置,即真空室最高位置;
(2)、将插入管提升气体彻底关闭;
(3)、关闭顶枪或真空室摄像镜头冷却水入水阀门;
(4)、采取深真空操作,将真空压力降至1 kPa以下,利用真空泵将真空室内的水蒸气充分排除;
(5)、当顶枪或真空室摄像镜头已经不继续漏水并且真空室内真空压力达到正常真空压力水平时,利用通入正常管道空气或氮气进行系统破真空,禁止使用氮气罐的气体进行通风破真空;
(6)、当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kPa以上后,将顶枪抬到真空室外,真空室摄像镜头拆卸至真空室外。
所述顶枪待机位置为顶枪枪位距离真空室底部砖的高度在4-10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发明可以在RH真空室内出现冷却水漏水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漏水程度,减轻漏水造成的危害,降低产生爆炸的几率和风险,从而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毁等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180吨RH应用实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