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5669.1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波;林峰;朱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Q60/18 | 分类号: | G01Q6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扫描 近场 光学 显微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场光学仪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低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系统的整体设计。
背景技术
近场光学显微术(SNOM)利用近场相互作用,可以达到小于100nm的分辨率,远远优于受衍射障碍限制的远场显微术。运用近场光学成像的想法第一次是由Synge在1928年提出的,他指出通过亚波长孔径照射物体与非常接近样品的探测器的结合,通过非衍射限制过程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将原理变为现实的常规的实验仪器是Pohl et al.等人在1984年完成的,从而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得以实现,光学衍射极限获得真正突破。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在材料的纳米尺度光学成像,量子器件的发光特性,以及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探测等诸多领域得以应用。在低温环境下,一些常温的SNOM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如SNOM的成像较慢,以此对系统的各种参数温漂敏感,而在在低温下,热噪声小,各种漂移参数得到抑制,有利于得到高质量长时间成像与光谱信息。光学探测时,光信号的信噪比大幅提高,可探测到常温下被淹没的微弱信号。光谱谱线宽度减小,有利于分辨精细能级结构。对于一些样品,如半导体、有机荧光分子中许多复合发光的现象与温度密切相关。在低温下一些非辐射复合过程发生的机率降低,载流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降低,因此发光效率比室温下大为提高,光谱宽度减小,信噪比高,而且诸如激子复合等现象也只能在低温下才能出现,载流子的寿命,迁移率等等其它性质也往往与温度密切相关。利用近场光学的高空间分辨率,结合低温的手段,可以对这些发光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传统SNOM一般都是工作在大气环境下,其电子线路布线、光路的搭建以及减振设计都是开放的空间中进行的。而低温SNOM需要在真空腔室内扫描,并且要考虑样品的降温问题,因此传统SNOM的设计无法应用在低温SNOM的工作环境中。虽然其他扫描探针显微镜,如扫描隧道显微镜,有一些工作在低温真空环境的设计方案,但由于其并不涉及到光路的搭建,所以很难应用到低温SNOM上。世界上少数的一些课题组研发的低温SNOM由于其设计复杂,加工难度大,系统难于维护,目前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低温SNOM系统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NSOM。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低温NSOM设有真空腔室,该显微镜设有真空腔室,该真空腔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扫描室,下部为低温杜瓦室,扫描室内设有扫描头,扫描头的光路包括照明光纤、针尖光纤和扫描控制电子线路,照明光纤与真空腔室外部的激光器连接,针尖光纤与外部的光谱仪和光电倍增管连接,光谱仪和光电倍增管与扫描控制器连接,扫描控制电子线路与扫描控制器连接。
低温杜瓦为双层结构,外层是液氮腔,内层是液氦腔,低温杜瓦的顶部设有一导热铜盘,该铜盘连接一铜棒,其一直延伸到液氦杜瓦的底部。
扫描室的顶部法兰上开设了扫描电子线路和光路进出真空腔的接口,整个扫描头悬挂在处于顶端法兰中心升降杆下端的弯钩处。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
低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设有真空腔室,该真空腔室内的扫描室与低温杜瓦室独立,便于在扫描室外壁开设观察窗,避免了在低温杜瓦上开冷窗的难题。且整个光学系统进出真空腔室只有2根光纤,光路简化,便于调试。是一款高效的低温SNOM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部法兰;2-扫描室;3-低温杜瓦室;4-低温杜瓦;5-导热铜盘;6-扫描头;7-扫描控制器;8-光谱仪/光电倍增管;9-氦氖激光器;10-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低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真空腔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扫描室2,下部为低温杜瓦室3。低温杜瓦4为双层结构,外层是液氮腔,内层是液氦腔,液氦腔的顶部为一直径为80mm的导热铜盘5,该导热铜盘连接一直径为20mm,长为70mm的铜棒,该铜棒一直延伸到液氦杜瓦的底部。整个扫描头6悬挂在处于顶端法兰1中心的升降杆10下端的弯钩处,直径为150mm的顶部法兰1上开设了扫描电子线路和光路进出真空腔的接口。
该低温SNOM的工作过程:
由于扫描控制电子线路以及光纤可以作为整体从顶部法兰口1取出,因此可以在真空腔室外先进行预扫描,以及针尖的更换。调试完毕后,将扫描头悬挂于升降杆9下端的弯钩处,经过抽真空,以及在低温杜瓦注入液氮/液氦后,通过在真空腔室外操作升降杆可以将扫描头6放置于导热铜盘5上对样品台进行降温。扫描头6内设有减振装置,可消除系统的振动影响。扫描头的光路包括照明光纤、针尖光纤和扫描控制电子线路,扫描控制电子线路外接到扫描控制器7上,该低温SNOM采用远场激发,近场收集模式。整个光路进出真空腔室只有两根光纤,波长为442nm的氦氖激光器9作为照明光源通过照明光纤进入扫描头6,近场光学信号由针尖光纤采集后通过光纤接入到光谱仪/光电倍增管8,最后再进入扫描控制器7上实现形貌像与光学信号的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网故障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态范围可调的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