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497.8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启;齐藤泰伸;藤本英俊;大野哲也;斋藤涉;杉山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专利申请交叉参考说明
本发明基于并要求享受申请号为2011-064254,申请日为2011年3月23日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在先专利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参考包含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开发使用了碳化硅(SiC)、氮化物半导体等代替硅的新材料的元件。
已知其中之一,若形成层叠了作为氮化物半导体的氮化镓(GaN)和氮化铝镓(AlGaN)的异质结,则在其界面产生二维电子气(2DEG)。将该2DEG作为沟道利用的异质结构场效应型晶体管(HFET:Hetero-structur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具有高耐压、低导通电阻的特性。
于是,在GaN系HFET中,作为实现常关闭(normally-off)化的构造有如下情形:形成凹槽(Recess)构造,并隔着绝缘膜形成栅电极。在这样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中,为了得到低导通电阻、高耐压及高可靠性,而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可以达成低导通电阻、高耐压及高可靠性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具备第1半导体层、第2半导体层、第1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第1绝缘膜和第2绝缘膜。
第1半导体层包含氮化物半导体。
第2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1半导体层之上。第2半导体层包含具有比所述第1半导体层的禁带宽度还宽的禁带宽度的氮化物半导体。第2半导体层具有孔部。
第1电极设置在所述孔部内。
第2电极设置在所述第2半导体层之上,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3电极在所述第2半导体层之上,被设置成在该第3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夹着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1绝缘膜是含有氧的膜。第1绝缘膜设置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孔部的内壁之间及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与所述第3电极分离设置。
第2绝缘膜是含有氮的膜。第2绝缘膜在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3电极之间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地设置。
而且,其它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在支持基板上,形成包含氮化物半导体的第1半导体层,在所述第1半导体层之上,形成具有比所述第1半导体层的禁带宽度还宽的禁带宽度、且包含氮化物半导体的第2半导体层,在所述第2半导体层之上,形成含有氮的第2绝缘膜的工序;将所述第2绝缘膜及所述第2半导体层的一部分除去而形成孔部的工序;形成含有氧的第1绝缘膜,以便覆盖所述孔部的内壁及所述第2绝缘膜的工序;将从所述孔部看的一侧的所述第1绝缘膜的至少一部分除去的工序;在从所述孔部看的另一侧形成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2电极,在所述孔部的一侧与所述第1绝缘膜分离地形成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电连接的第3电极的工序;及在所述孔部内隔着所述第1绝缘膜形成第1电极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兼备低导通电阻、高耐压及高可靠性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构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例示了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其它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构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例示了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该其它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构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例示了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另外其它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构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例示了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7是例示了第3实施方式相关的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构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a)~图9(c)是依次说明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0(a)~图11(c)是依次说明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2(a)~(c)是依次说明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且是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比例系数等不必限于与现实的东西一样。而且,即使表示相同部分的情况下,有时相互的尺寸、比例系数因图而异地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