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按键制作方法及其手机按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5362.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丁建春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按键 制作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按键制作方法及其手机按键。
背景技术
按键在各种电子产品中被广泛使用,比如,现行使用的一些手机按键形式主要包括:
(1)按键和硅胶的形式;
(2)按键、塑胶支架和硅胶的形式;
(3)按键、钢片和硅胶的形式;
(4)按键、硅胶与钢片一体成型的形式。
其中,前两种按键形式已经不适用于超薄手机的设计,而第四种形式的按键在成本控制和设计方面有一些限制。
目前,一般采用的第三种形式的按键设计已普遍适用于超薄手机的设计方案,另外,普通的按键、钢片和硅胶的形式的按键,硅胶和钢片之间只是通过在局部点胶来粗略地组装定位,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粘合作用。因此,这种设计仍然存在着缺点:在进行按键抗拉拔测试时,周边的硅胶容易脱出钢片,往往不能通过一般规定为12牛顿拉力的标准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按键制作方法及其手机按键,能够增强钢片与硅胶之间的粘合力,降低硅胶脱落可能性,并能够通过一般规定为12牛顿拉力的标准测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按键,包括:按键、硅胶层以及钢片;
硅胶层一表面包括凸出部,钢片中间设置有通孔,凸出部凸起于钢片通孔设置,按键相应设置于凸出部顶面;
还包括双面胶,双面胶包括第一胶面、第二胶面和基材,基材两侧分别粘合第一胶面和第二胶面,第一胶面具有钢片粘合性,第二胶面具有硅胶粘合性,双面胶设置于钢片和硅胶层之间,第一胶面粘合于钢片,第二胶面粘合于硅胶层。
其中,基材是聚酯薄膜层。
其中,按键卡合或粘合于凸出部顶面。
其中,第一胶面与钢片是面与面粘合的结构。
其中,按键是功能键或主按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按键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钢片中的通孔将钢片套在硅胶层一面的凸出部;将钢片通过双面胶粘合到硅胶层,双面胶包括具有钢片粘合性的第一胶面和具有硅胶粘合性第二胶面,第一胶面粘合钢片,第二胶面粘合硅胶层。
其中,在利用钢片中的通孔将钢片套在硅胶层一面的凸出部的步骤之前,包括:将双面胶第一胶面压合粘合到钢片。
其中,在利用钢片中的通孔将钢片套在硅胶层一面的凸出部的步骤之前,包括:将双面胶第二胶面压合粘合到硅胶层。
其中,在利用钢片中的通孔将钢片套在硅胶层一面的凸出部的步骤之后以及在将钢片通过双面胶粘合到硅胶层的步骤之前,包括:在硅胶层表面上准备与双面胶粘合的位置均匀涂抹硅胶作用剂。
其中,在将钢片通过双面胶粘合到硅胶层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按键卡合或粘合于凸出部顶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局部点胶按键粘合不牢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增加钢片,并在钢片表面上粘合两层材质不同双面胶,一面对钢片有粘合性,一面对硅胶有粘合性,能够在同样按键尺寸的前提下,增强钢片与硅胶之间的粘合力,降低硅胶脱落可能性,从而改善按键抗拉拔效果,能够通过一般规定为12牛顿拉力的标准。另外,硅胶通过与钢片的粘合,能够具有强度以及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按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按键第一实施例中双面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手机按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手机按键制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手机按键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手机按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手机按键包括:按键1、硅胶层2、钢片3以及双面胶4。
硅胶层2一表面包括凸出部21,钢片3中间设置有通孔(未标示),凸出部21凸起于钢片3的通孔设置,按键1相应设置于凸出部21的顶面。
并结合图2,图2是本发明手机按键第一实施例中双面胶的示意图。双面胶4包括第一胶面41、第二胶面42和基材43,基材43两侧分别粘合第一胶面41和第二胶面42,第一胶面41与第二胶面42的胶材不同,第一胶面41具有钢片粘合性,第二胶面42具有硅胶粘合性,双面胶4设置于钢片3和硅胶层2之间,第一胶面41粘合于钢片3,第二胶面42粘合于硅胶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组融合蛋白质在快速诊断检测中的直接应用
- 下一篇:真空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