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钻机结合人工扩底施工工程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5081.6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丹;石立国;袁建华;张志华;郭亚弟;余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结合 人工 施工 工程 方法 | ||
1.一种旋挖钻机结合人工扩底施工工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2)、桩位放样;3)、埋设护筒;4)、钻机就位、旋挖钻进;5)、人工扩底;6)、旋挖钻孔质量检测;7)、制作钢筋骨架;8)、安装钢筋骨架;9)、浇筑前准备,主要包括清孔,终孔验收,泵送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10)、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安装导管,浇筑混凝土,以及取样作试验及成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结合人工扩底施工工程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场地布置,进行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在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孔壁稳定标准,钻机的安置便于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2)、桩位放样
将所有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做好测量复核,并记录放样数据备案,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进行钻孔的高程放样时,及时对放样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点的位置,并控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
3)、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时先用人工在桩位开挖一个略大于钢护筒的土坑,深约2.0m的孔,然后把钢护筒吊入孔内,并将钢护筒精确定位,钢护筒吊装就位后,测量护筒的中心位置和倾斜度,钢护筒埋设要求中心位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4)、钻机就位,旋挖钻进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再自行式就位,用旋挖钻机将钢护筒压入土层内达到埋置深度,经复核合格后,将护筒四周回填粘性土并夯实,以保证护筒的稳定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桩机安装就位后,调平垫稳底座,保持钻进时不发生位移和沉陷;
旋挖钻孔作业分两班连续进行,先启动卷扬机慢速钻进,并注意钻机的稳固情况,钻头导向部分全部进入土层后才正常钻进,在上部土层中钻进时,控制进尺,低挡慢速,在淤泥层中钻时,使用中速;
5)、人工扩底
扩孔前先在桩底测量桩的中心位置,对硬塑粘性土、强、中风化岩层,采用3~9m3空气压缩机配合风镐进行四周均匀挖掘,如遇中、微风化的硬质岩石或孤石则考虑采用风钻挖掘;
旋挖钻机挖至中风化岩层时需人工进行取岩样保留,在挖进到理论深度时,人工进行第二次取岩样,经相关单位确认后进行人工扩底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如验收入岩深度不满足要求,应继续向下钻进,直至入岩深度达到要求为止,做桩端扩大头时,应及时对孔底岩样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要求,才进行扩底工作;
6)、旋挖钻孔质量检测
桩孔位中心位置测定满足偏差不大于10cm,用卷尺检查挖斗及扩大头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用水平仪及吊锤测定倾斜度≤1‰,用测绳测定孔深不小于设计规定孔深;
7)、制作钢筋骨架
工程桩钢筋笼主筋采用三级钢HRB400,直径18-25mm,加劲箍在加密区采用二级直径14mm的钢筋,间距2000mm,螺旋箍筋Φ8100以及在非加密区采用Φ8200,抗拔桩纵向受拉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受压纵筋的接头搭接长度为1000mm,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螺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较大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不大于纵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大于200mm,桩身纵筋每隔一根与加劲箍筋点焊焊牢;
8)、安装钢筋骨架
钢筋笼制做加工好后,用装载机或挖机运到施工现场,采用汽车吊和塔吊同时吊装的方式,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缓慢、平稳,防止钢筋倾斜和碰撞孔壁导致塌孔,为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用两吊点吊装,并用2根钢管套于骨架主筋上,再利用护筒上的横梁将钢管压住,使钢筋骨架受砼顶托不会上浮;
9)、浇筑前准备,主要包括清孔,终孔验收,泵送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①清除干净桩底泥浆、杂物,排除积水;
②进行终孔验收,并填写记录;
③吊放钢筋笼就位,控制好保护层厚度;
④进行钢筋评定和隐蔽验收;
⑤泵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输送管线直,转弯缓,接头严密;
⑥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具有足够的混凝土;
⑦泵送混凝土前先用适当水泥砂浆润湿输送管内壁,并试泵;
⑧在浇筑前利用第一节护壁上控制标高制作不同的标高控制杆,以便控制浇筑时的标高,同时考虑桩顶预留100mm厚的浮浆层要剃凿;
10)、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安装导管,浇筑混凝土,以及取样作试验及成桩;
混凝土的下料采用漏斗和串桶下料,出料口距混凝土面不大于2m,浇筑顺序为先浅后深,以较深的桩孔作为临时集水井,降低浇筑桩孔的地下水位,防止离析现象发生,若遇大量涌水而无法及时排除时,则采用垂直导管法进行水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用导管浇筑,由重力作用下从导管下口排出,导管采用Ф150钢管,导管下端始终埋在混凝土表面之下,导管中设置球、塞隔水,并托住混凝土,使其徐徐下降,混凝土导管下到离孔底30~50CM,导管密闭性符合要求,浇灌过程中,导管应保持在砼中埋深2米以上,但不得大于6米,并上下提管插实,浇灌应连续完成,导管不能横向移动,并在混凝土浇筑漏斗周围加盖挡板,防止混凝土直接落入槽内污染泥浆,桩身分层浇筑,每层振捣厚度不超过1m,导管每节长1m,每次拆除一节,用手动力葫芦提升导管,加强对导管根部振捣,防止因导管提升造成局漏振,对于直径大于2m的大直径桩,第一次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再分层浇筑桩身,直至桩顶,遇混凝土泵管堵塞,临时用塔吊运输混凝土,在使用塔吊吊斗浇筑时,在地面上铺设平板以避免产生离析现象,以便将吊斗内的混凝土泻在平板上,然后再浇入桩孔内;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桩顶面,待混凝土初凝后在桩头进行蓄水养护,凿除桩头浮浆层并清洗干净钢筋上浮浆,以保证与上部承台良好连接;混凝土试块取样试验满足规范要求,成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0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淋滤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