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AR与可见光像素级融合图像的分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320.6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平;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许玉明;贾玉忠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r 可见光 像素 融合 图像 分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与可见光像素级融合图像的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SAR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相干主动成像雷达,其成像在微波波段,具备全天时、全天候成像的能力。SAR接收所照射物体反射的微波成像,得到的图像只有灰度信息,亮暗程度与所照射物体反射微波的能力有关,物体反射微波的能力取决于物体的几何特性和介电特性。SAR系统成像的机理和人眼成像不同,因此SAR图像不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可读性差,但SAR图像中含有丰富的纹理信息。
SAR图像的重要特性在于:物理上同质区域的均方根随着其辐射平均值的增加而增加。这种发散性使SAR图像中存在颗粒状斑点噪声,称为斑点噪声或乘性噪声。SAR图像中的斑点噪声源自基本分辨单元内地物的随机散射,在图像上表现为信号相关的小斑点,它既降低了图像的画面质量,又严重影响图像的分割、分类、目标检测以及其它定量专题信息的提取,例如很难对SAR图像中目标边缘进行精确定位。尽管成像时无法避免斑点噪声的存在,但采用多视处理可以降低噪声的影响,以牺牲分辨率来提高图像的质量。
在成像过程中,SAR波束以一定的角度俯视被观测地带,这使得SAR图像具有阴影、遮掩和透视收缩等固有特性,因此,在对SAR图像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对SA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SAR成像的微波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植被和伪装,为揭露伪装和有效分割目标区域提供了依据。
可见光图像是由光学传感器获取,是一种被动成像方式。通过垂直照射其下面的区域,利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物体的反射光谱特性和辐射光谱特性成像,得到的图像是对光的度量,光学设备获取图像的过程可以建模成卷积过程。光学传感器会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光照不足时成像质量严重下降。
可见光图像成像波段和人眼成像波段相同,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图像中物体的轮廓清楚、边缘清晰,反映的目标几何特征通常具有很强的区分性,能够对目标及其边缘进行精确定位,且这些特征对目标的姿态不敏感,能够提供良好的鉴别性能。但光学传感器对目标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敏感,例如城市中的道路目标,使用时间的不同、磨损程度以及表面介质的不同,得到光学图像会有较大的差异。光学成像系统在成像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的影响,一般只考虑热噪声的影响,认为此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但是仅仅依据光学遥感影像信息来进行图像分割往往会导致区域的过度分割,产生目标特征的过度描述。
SAR系统固有的斑点现象使得图像会受到斑点噪声污染,SAR图像分割必须考虑斑点噪声,因此现有的SAR图像分割方法大部分是在分析SAR图像统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简单的Lee算法就是通过对图像强度的均值和方差等统计特性设置阈值来检测目标,随后发展起来的其它算法基本上都是基于SAR图像的概率分布提出来的,其中典型的有Snakes算法和基于MRF模型的分割方法。
对可见光图像的分割处理比较成熟,方法也较多,有阈值分割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形态学的分割和基于区域的分割等。其中阈值分割方法包括全局阈值和局部阈值方法。
最大类间方差(Ostu)算法是1979年由Ostu提出的一种图像全局阈值分割算法,算法简单,效果稳定,算法的物理意义明确,是经典的非参数、无监督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其应用范围广泛。算法以全局最佳阈值将图像灰度值分割成两类,满足分割后两类的类间方差取最大值,即分离性最大。Ostu算法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光学图像分割,且较适用于较大目标场合。
随着传感器和遥感技术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SAR与可见光遥感图像数据。然而,单一传感器图像中包含的图像信息不够完整和精确。SAR与可见光图像由于成像机制不同,能够提供互补信息。通过对SAR与可见光图像成像原理和各自优缺点的介绍,希望能够综合利用SAR与可见光图像的信息进行图像分割,提高图像分割的性能。因此,需要探索SAR与可见光图像联合分割的方法。
图像融合可以在三个层次进行: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像素级融合是针对图像的像素值进行操作的,因此要求图像配准的精度高,通常在一个像素内。像素级融合的优点是信息丢失少,能最大化地利用参与图像的信息;缺点是计算量大、处理速度慢。
图像像素级融合方法较多,如加权平均、IHS、PCA、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等。在对图像进行配准后,针对不同的应用需要采用相应的融合方法。本专利将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对SAR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像素级融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