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汽车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的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2765.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郭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325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汽车 第三代 轮毂 轴承 法兰 强度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汽车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材料为55钢)加工流程如下:
原材料——锻造——正火——车加工——表面处理——磨加工,
其中,常规55钢轴承内法兰正火热处理工艺:采用箱式炉,820~840℃加热保温1小时,随后出炉,散放空冷。由于55钢原材料自身存在的铁素体带状以及随后进行的锻造出现的带状,使得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大大降低,经常导致轮毂轴承断裂,经常规箱式炉正火热处理后,上述带状仍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经过这种热处理工艺后,检查发现轴承内法兰心部铁素体带状严重,导致材料各向异性,使得轴承内法兰强度降低,常常出现断裂,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亟待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热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常规热处理方法对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材料为55钢)进行热处理加工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设计一种提高汽车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用连续式网带炉,第一次正火时将55钢轴承内法兰在840~860℃加热,保温2小时,随后空冷至500±5℃左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正火,在810~830℃加热,保温1小时,随后空冷。本发明的优点是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材料为55钢)采用连续式炉两次正火热处理,第一次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正火热处理,以大幅改善甚至消除铁素体带状;第二次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正火热处理,目的是细化晶粒;通过这两次正火处理,55钢制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热处理技术的处理后心部金相组织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承内法兰心部金相组织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施工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使用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用连续式网带炉,第一次正火时将55钢轴承内法兰在840~860℃加热,保温2小时,随后空冷至500±5℃左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正火,在810~830℃加热,保温1小时,随后空冷至常温。
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材料为55钢)采用连续式炉两次正火热处理,第一次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正火热处理,以大幅改善甚至消除铁素体带状;第二次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正火热处理,目的是细化晶粒;通过这两次正火处理,55钢制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大大提高。
该工艺方法可以取代目前常规的正火热处理工艺,第三代轮毂轴承内法兰强度提高了近54%,经过该工艺处理的轮毂轴承装车后,未发线断裂现象。目前该工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我公司生产的汽车第三代轮毂轴承上。
试验数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