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1436.4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米村拓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4;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等变速器,特别涉及到润滑脂泄漏的防止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变速器中,一股向齿轮的啮合部分注入润滑脂。并且,为了防止该润滑脂漏出,绕旋转的轴设置有环状的油封。
由于能够通过油封堵塞轴的周围的间隙,因此能够稳定地防止润滑脂泄漏。然而,由于油封与轴抵接,因此产生旋转阻力,在机械效率方面并不优选,此外,由于油封是价格比较高的部件,因此在材料成本方面也不利。
对此,提出有具备不使用油封的润滑脂密封结构的变速器(专利文献1)。
在该变速器中具备下方突出轴16、输出轴24、设于它们之间的变速机构部12、以及收纳它们的壳体部件14等(标号基于该文献)。下方突出轴16从壳体部件14向下方突出,输出轴24从壳体部件14向上方突出,该变速器被设置成旋转轴线朝向铅直方向(纵置)。下方突出轴16与电动机的输出轴30a嵌合,并与输出轴一起被电动机的轴承支承成可自由旋转。
并且,为了防止从变速机构部12下落、飞溅的润滑脂从壳体部件14的下侧流出,在壳体部件14与下方突出轴16之间的部分设有润滑脂密封结构18。
详细来说,在壳体部件14与下方突出轴16之间设定为0.5mm左右的微小尺寸(间隙部32)。在壳体部件14和下方突出轴16双方,与该间隙部32相邻地分别同轴地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圆环部34、36。下方突出轴16的圆环部36相对于壳体部件14的圆环部34向上方突出。
并且,在壳体部件14的圆环部34的外周侧的下侧部分和下方突出部的圆环部36的内周侧的下侧部分分别形成有润滑脂积存部38、40。在各圆环部34、36的上表面等处形成有将润滑脂引导至润滑脂积存部38、40的坡面。从变速机构部12下落等的润滑脂被圆环部34、36引导至润滑脂积存部38、40并积存下来。
另一方面,润滑脂是呈半固体状的性状的流动性较低的润滑油。润滑脂是非牛顿流体,其性状根据外力的有无而变化。例如,在变速器被驱动而在润滑脂上作用有剪切力时,润滑脂液态化,从而流动性升高。当变速器停止而使得剪切力的作用消失时,润滑脂的流动性降低,恢复到原始的半固体状的性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362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润滑脂密封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变速器是以纵置为前提的,因此缺乏通用性。例如,在横置变速器的情况下,润滑脂积存部38、40也朝向横向,变得难以储存润滑脂。此外,圆环部36在向润滑脂积存部38引导润滑脂的方面反而成为阻碍。当润滑脂凝固在圆环部34、36与轮架20之间的间隙时,更难将润滑脂引导至润滑脂积存部38,因此流动性降低的润滑脂容易沿着圆环部34、36而进入间隙部32,从而导致润滑脂流出。此外,还存在圆环部36的加工困难的不利之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其结构简单,且不使用油封就能抑制润滑脂漏出,通用性也优秀。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利用离心力使在流动性高的状态下从变速部露出的润滑脂飞散到绕轴线凹进去的空间中,并在所述部位凝固。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变速器包括: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和第二连结部被支承成可自由旋转;变速部,所述变速部夹设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之间,且具有多个行星齿轮;以及框体,所述框体收纳所述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二连结部和所述变速部,在所述变速部注入有润滑脂。
所述第二连结部具备:经由轴承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框体的旋转体;以及与所述旋转体同轴地设置且与所述行星齿轮卡合的太阳齿轮。并且,在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轴承之间,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第一限制壁部和第二限制壁部,所述第一限制壁部和所述第二限制壁部从所述框体遍及整周地朝向所述旋转体伸出。
即,在该变速器中,变速部与第二连结部之间由第一限制壁部划分开,行星齿轮从第一限制壁部的中央的开口向变速部侧突出。并且,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第一限制壁部分离地设置有第二限制壁部,因此框体的第二连结部侧的区域由第一限制壁部和第二限制壁部划分出来,形成了从半径方向外侧与旋转体的前端部分面对的空间(环状空间)。该环状空间通过第一限制壁部的开口而与变速部的区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生物学样品中的物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