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088.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明生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B1/9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更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建筑用的防火纤维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以各种芯材制造的金属面或非金属面夹心板,普遍存在着诸多缺点,例如,像以矿(岩)棉为芯材的彩钢夹心板,由PU胶与钢板相粘合,其采取矿(岩)棉分条填充的复合粘结方式,板材的整体强度、质量稳定性比较差;且不防水(即便采用憎水型岩棉,其防水效果也很差);防火效果虽可达到A级,但防火时间过短;且在生产时会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岩棉所飘散的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再例如,以聚苯乙烯(EPS)、聚氨酯(PU)、酚醛为芯材的金属面彩钢夹心板,虽然整体性能很好,但不防火,且上述两种芯材都属有机物,燃烧后有毒,不环保。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稳定,制造成本低且生产时无二次污染的防火型纤维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板,包括上板层、下板层、位于上板层、下板层之间且分别与上板层、下板层的两端部分别相插接的第一插接板和第二插接板,以及介于上板层、下板层、第一插接板及第二插接板之间的芯部层,其中芯部层为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的混合层。
进一步地,芯部层中粘合剂的体积百分比为20% 至40%。
优选地,粒状纤维棉为硅酸铝棉。
优选地,粒状纤维棉为矿棉。
优选地,粒状纤维棉为岩棉。
优选地,粒状纤维棉为玻璃棉。
更进一步地,芯部层中的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呈均匀交叉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需要设定好所要制作复合板的厚度和宽度,预置经成型机成型后的上板层、下板层,并用第一接插板、第二接插板分别与上板层、下板层的两端部相插接;
(b)用预热装置对插接后的上板层、下板层、第一接插板及第二接插板进行预热,以便芯部层能够更好地与上板层、下板层以及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相粘合,并可使得芯部层固化更快;
(c)将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混合后灌注到上板层与下板层之间,形成芯部层;
(d)将上述步骤(c)所得的预成型复合板匀速地送入热压固化炉,经热压定型、脱模后,输送至切割装置,按长度需求裁切即可。
优选地,在步骤(c)之前将纤维棉充分地搅拌为均匀的粒状纤维棉,使用灌注设备将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充分混合成浆状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纤维棉为硅酸铝棉、矿棉、岩棉或玻璃棉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复合板,以粒状纤维棉与具有耐高温品质的环保型粘合剂的混合物为芯材,该种芯材为无机物,不仅具有极佳的防火特性,而且废弃后可自行降解,因而所制得复合板是十分优良的新一代环保节能型建材产品;其次,粒状纤维棉由该耐高温环保型粘合剂所包裹,防水性能也极好;另外,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充分混合在固化前为浆状物,可任意成型,而经热压充分固化后,粒状纤维棉与粘合剂形成了固定均匀的网状交叉分布,其赋予了复合板优良的抗压,抗弯能力;本发明的复合板兼备轻质、保温、隔音、无毒、无味、抗菌不霉变、耐老化、耐候和抗震、抗压性能好的诸多优点;而且,本发明的复合板的上板层和/或下板层可任选为金属板层或石膏、塑料材质等的其他非金属板层,也可以制作为各种形状,可满足各种需求,而与上、下板层相插接的第一接插板、第二接插板的选材也为多种多样,形状可根据上、下板层的形状而变化,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与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范畴的情况下,可做各种各样的变化或变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板的端面示意图;
图中:1、上板层;2、下板层;3、芯部层;31、粒状纤维棉;32、粘合剂;4、第一插接板;5、第二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除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明生,未经蒋明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