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0830.6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庞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M1/04;B62M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动滑轮 驱动 三轮 行车 | ||
1.一种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包括车身、前叉、折叠把立管、车把、前轮、后轮、驱动机构和刹车,其特征是:车身由车梁、前头管、后叉、定位轴、后面板和中面板构成,后叉由三后叉片排列而成,后轮由后轴、驱动轮和从动轮构成,折叠把立管由折叠下件和把立管构成,刹车由刹把、刹线和刹片构成,驱动机构由踏杆、脚蹬、翘杆、动滑轮、链条、拉簧、飞轮和连接片构成,驱动机构为两套分左右设置在车梁的两边;车梁由成弓形的纵梁和后横梁构成,车梁的后横梁连接三后叉片,车梁的前部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的两头套接两踏杆,车梁前端的前头管连接前叉,前叉上有前轮,前叉连接折叠把立管,车把安装于折叠把立管,两踏杆连接两翘杆,两翘杆连接两动滑轮,两后叉片连接后轴,后轴连接两飞轮,两链条绕接于两动滑轮和两飞轮上,两链条链接两弹簧,两弹簧连接两连接片,两连接片连接两链条,一驱动轮连接于后轴的一端,一从动轮连接于一后叉片的短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所述三后叉片的左后叉片和中后叉片的下部冲压有轴承碗,轴承碗中鑲装有轴承,所述三后叉片的右后叉片的下部有孔,所述右后叉片的孔中固定一短轴,所述的车梁由纵梁管和后横梁焊接成丁字形,所述的纵梁管是弯曲成弓形的金属管,所述的车梁的后梁管等距焊接三所述的后叉片,所述车梁的前部还对穿并焊接一所述的定位轴,所述车梁后部的上方连接所述的后面板,所述车梁中部的上方连接所述的中面板,所述的后面板和所述的中面板都为塑料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 所述的折叠下件是一金属片冲压成U形弯曲,所述U形弯曲开口两边的中部和下部,各有一对穿孔,所述折叠下件U形弯曲的顶部有一U形豁口,所述折叠下件的下部对穿孔通过对锁螺栓与所述前叉的前叉管作抱接,所述折叠下件的中部对穿孔通过对锁螺栓与所述的把立管作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把立管的底部焊接一厚壁金属圆管,所述把立管是通过底部的厚壁金属圆管与所述折叠下件的中部对穿孔作可转动连接的,所述把立管的下部还有一翻边对穿孔,所述把立管的翻边对穿孔的垂向位置有一长孔,所述把立管的翻边对穿孔中放有一带螺纹孔的圆柱,所述把立管的长孔与所述折叠下件顶部的U形豁口相对应,将一带把螺栓穿入所述把立管的长孔,再拧入所述圆柱的螺纹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两套分左右设置在所述车梁的两边,所述的踏杆是一管前后端垂向各焊接一厚壁管,所述踏杆后端的厚壁管孔中攻有螺纹,两所述踏杆的前端可转动套接于所述定位轴的左右两头,两所述的脚蹬安装于所述两踏杆的后端,两所述踏杆前端的下方还各焊接一所述的翘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两所述翘杆的下部各可转动连接一所述的动滑轮,所述的动滑轮是沿口带槽的塑料滑轮,两所述的飞轮安装于所述后轴的一头,并位于所述中后叉片的左右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两所述的链条绕接与两所述的动滑轮和两所述的飞轮上,两所述的链条还包括前截链条、中截链条和后截链条,所述的中截链条是两条并列,前后端与前截链条和后截链条连接的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其特征是: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后截链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连接片,所述前截链条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的连接片,两所述的连接片是焊接于所述车梁中部两边的部件,所述的连接片上有前扣与后扣,所述连接片的前扣通过销钉与所述的前截链条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后扣用于钩接所述的拉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未经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8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