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8446.2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兰;刘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10 | 分类号: | E05F15/10;E05F17/00;B6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齿 带摇块导杆槽型 凸轮 组合 空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自动门的塞拉密封启闭机构,特别是一种高铁或其他轨道车辆塞拉门的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轨道车辆自动门主要有塞拉门、外挂门和内藏门三大系列门系统,其传动方式主要有螺旋传动、齿带(即同步齿形带)传动两种。
塞拉门系统常为单扇或双扇门页,为双扇时一方面要实现两扇对开和对关的门页启闭移动运动,一方面要实现对开时向外或对关时向内的门页塞拉运动,以保证关门后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螺旋传动是指门系统的左、右两扇分别通过螺母组件与螺杆相连,螺杆为左旋和右旋对称结构,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使螺杆做旋转运动,同时带动两扇门页的螺母组件做相反方向的运动,达到两扇门页同步运动的状态;齿带(即同步齿形带)传动是指门系统的左、右两扇门页分别通过齿带夹板与齿带两侧相连,齿带两端有齿带轮架,由齿带形成一个闭环,通过驱动元件的驱动,使齿带绕着齿带轮做旋转运动,同时带动两扇门页做相反方向的运动,达到两扇门页同步运动的状态。为单扇时也要实现上述的塞拉密封启闭运动,只不过是实现一扇的单开和单关而已。
从塞拉-启闭功能看,国内外现有塞拉门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1)国产A公司的A型塞拉门,沿x方向实现门的对开与关,沿y方向实现塞拉运动达到密封,但是沿x方向运动的承载轴不固定,它同时沿y方向移动,因此承载轴稳定性稍差,结构尺寸大,占用的空间大;
2)国外B公司的B型塞拉门,沿x方向实现门的对开与关,x方向移动的承载轴固定,刚性好,塞拉运动是采用绕x轴旋转的摇杆摆动,带动双摇杆机构实现门的塞拉,其刚性较好,但结构尺寸较大,且作塞拉时,门页有一个上下的摆动量,会影响门页快速开关时的动态稳定性;
3)国外C公司的C型塞拉门,同样沿x方向实现门的对开与关,承载轴固定,门的塞拉运动是采用绕z轴转动的四杆机构实现门的塞拉密封,其刚性较好,但作塞拉时,门页沿z轴方向须加强支撑,使结构尺寸较大,成本较高。
从启闭传动方式看,由于螺旋传动具有运动准确、易于平衡、扭矩大等特点,故目前国内外塞拉门系统采用螺旋传动者较多,但螺旋传动制造精度要求高,需要较大驱动才能完成预定的动作,故占用空间大、重量大,且易磨损,润滑、密封要求很高,维护维修频次高,使得制造成本较高;齿带传动虽具有柔性传动,精度要求低,所需驱动小,易于维护维修,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但带易打滑和延伸等缺点,导致其应用受限。
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使塞拉门设计既能实现重量轻、尺寸小的轻量化,又能实现运动-密封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经济性,是人们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以实现减小机构尺寸和重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运动-密封可靠性的目的。
近年来齿带传动从材料、结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如氯丁橡胶齿带采用玻璃纤维抗拉层、氯丁橡胶带齿、带背及尼龙包布层,聚氨酯涤纶抗拉齿带等,综合了齿轮、链和带传动的优点,克服了传统齿带传动的延伸、易损、承载能力不高等缺点,具有传动准确、噪声小、承载能力高、寿命长、可靠性高、节能高效、预紧力小等特点。
本发明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塞拉门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包括门架、电机、主动轮、齿带、辅轴、下带夹、张紧装置、轴承座、从动轮、辅轴套、摇块、导杆、承载轴、承载轴套、摇杆、门把、滚子、滚子轴、槽型凸轮和门页;其中主动轮、齿带、下带夹、张紧装置、轴承座、从动轮组成齿带传动机构;辅轴、辅轴套、摇块、导杆、承载轴、承载轴套、摇杆组成摇块导杆机构;承载轴、承载轴套、摇杆又与门把、滚子、滚子轴、槽型凸轮、门页、门架等组成槽型凸轮机构,所述齿带传动机构、摇块导杆机构和槽型凸轮机构组合构成齿带摇块导杆槽型凸轮组合空间机构,此为本发明的单扇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8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