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半乳糖苷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338.3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陈晟;吴玉飞;陈坚;夏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38 | 分类号: | C12N9/38;C12N15/56;C12N15/70;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乳糖 突变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当活性中心位点附近氨基酸发生突变后,得到活性提高的β-半乳糖苷酶,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
技术背景
低聚半乳糖(GOs)是一种新型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已应用于婴儿食品、烘焙食品、饮料等行业中。据统计,日本目前低聚半乳糖的年产量达6500~7000吨,仅低于低聚异麦芽糖,但年销售额为所有功能性低聚糖之首。在欧美,人们对低聚半乳糖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在我国,低聚半乳糖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在“九五”以后,在山东禹城,广东江门等地才陆续开始了低聚半乳糖的生产,但产量有限。
β-半乳糖苷酶是工业酶法生产低聚半乳糖的主要用酶。β-半乳糖苷酶作用于乳糖的β(1→4)糖苷键,形成半乳糖基-酶复合物,在该酶的转苷活力作用下,复合物进一步与半乳糖、二糖或三糖结合,生成低聚半乳糖。不同微生物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由于本身性质不同,合成的GOs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来源于E. coli、A. niger的β-半乳糖苷酶的水解活性较强,而来源于B. circulans、A. oryzae、Kluyveromyces lactis的β-半乳糖苷酶则有较强的转苷活性。目前,国内对β-半乳糖苷酶研究很多,但多为其水解方面的研究,在转苷活性方面研究相对不足,,且工业化推广少,限制了低聚半乳糖产能的提高。
本发明所使用的来源于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P2的β-半乳糖苷酶虽然在转化过程中能够实现低聚半乳糖的高效生产,但是后提取工艺仍不可缺少。如何提高底物转化率,节约成本,简化后提取工艺将成为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该突变体是将硫矿硫化叶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 )的β-半乳糖苷酶(NCBI编号:AAK43121)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的取代,与其亲代β-半乳糖苷酶相比,其对乳糖具有更高的转化率。
所述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是441位氨基酸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命名为F441Y。
本发明应用于低聚半乳糖的生产,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6.5。
本发明在构建的突变株的基础上优化了突变体酶的酶转化条件,实现了低聚半乳糖产量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使用本突变体生产低聚半乳糖,在最优酶转化条件下,突变体酶F441Y生产的低聚半乳糖的产率达到61%,较野生酶高1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利用野生酶转化乳糖生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温度;
图2利用突变酶转化乳糖生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温度;
图3利用野生酶转化乳糖生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Ph;
图4利用突变酶转化乳糖生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pH。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例说明野生β-半乳糖苷酶的制备。
、β-半乳糖苷酶的克隆
培养硫矿硫化叶菌P2(购自ATCC,ATCC编号:35095),并提取其总DNA。
根据硫矿硫化叶菌的β-糖苷酶的基因lacS基因(NCBI编号:AE006641)设计引物:
正向引物P1: GTCTGCATATGTACTCATTTCCAAATAGC(下划线为酶切位点)
反向引物P2: GAATCTCGAGTTAGTGCCTTAATGGCTTTAC(下划线为酶切位点)
利用上述引物,以硫矿硫化叶菌P2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β-半乳糖苷酶基因,反应在50μL体系中进行。反应条件为: 94℃ 预变性4 min;随后进行30个循环(94℃ 10 s,60℃ 5 s,72℃ 1min50s); 72℃延伸10 min;最后4℃ 保温。扩增得到的PCR片段,经胶回收后,与pMD18- T simple载体连接,并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转化产物涂布于含100mg/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经37℃培养过夜,平板上挑5个菌落,接入LB液体培养基,8h后抽提质粒并测序,结果正确。
、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与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