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公务车辆数字化服务管理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45729.1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牛新伟;施强;刘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万华金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公务 车辆 数字化 服务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实现公务车辆数字化服务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包括安装于控制室的PC机(1)和工控机(2),安装在车辆入/出处的LED显示屏(4)及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安装在车辆入/出处地面上的地感线圈(8)和与其连接的车辆检测器(9),架设在车辆入/出处路边的车辆识别装置(6)及其收发天线(5)、视频识别器(7),安装在所述公务车上的车辆电子信息卡以及物理车牌;其连接方式为:所述地感线圈(8)与车辆检测器(9)连接后通过交换机(3)与所述工控机(2)相连接,所述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直接与工控机(2)相连接,所述车辆识别装置(6)、视频识别器(7)和LED显示屏(4)均通过交换机(3)与工控机(2)相连接, 所述工控机(2)与PC机(1) 相连接;安装在所述公务车上的车辆电子信息卡与车辆识别装置(6)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装置是射频读写器(6)。
3.一种实现公务车辆数字化服务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一、当有车辆驶入/出压到地感线圈(8)时,触发车辆识别装置即射频读写器(6)和其收发天线(5)、视频识别器(7)这个检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该检测系统采用三余度设计,三个余度分别为地感线圈、图像识别和射频识别;地感线圈利用车辆经过时,会改变线圈的磁通量,从而得到车辆经过的检测信号;图像识别即视频识别器利用其差分算法对车辆车牌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射频识别对所述车辆电子信息卡中的数据进行提取,之后,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全流程多层交叉信息融合处理;判断所述车辆电子信息卡是否有效和车辆的合法性,所述PC机显示与该车辆电子信息卡一一对应的车辆信息及驾驶员资料信息,并与视频识别器抓拍的车辆图片信息,主要是车辆颜色与车牌号码,进行比对,自行判断该车辆与其安装的车辆电子信息卡中的信息是否匹配;PC机自动将通过时间、车辆和驾驶员的有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进行判断;判断如下:
①、正常卡:车辆压到地感线圈(8)时,当读到的车辆电子信息卡信息和车辆都是合法的,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自动打开且视频识别装置(7)进行抓拍;
②、未授权卡:车辆压到地感线圈(8)时,当读到的车辆电子信息卡中资料显示车辆是未授权的,系统报警并抓拍保存图片,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不开启;
③、无卡车:车辆压到地感线圈(8)时,当系统没有读到车辆电子信息卡时,系统判定为无卡车,系统报警并抓拍保存图片,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不开启;
④、非法卡:车辆压到地感线圈(8)时,非本单位车辆的电子信息卡,虽被读卡器读出数据,但不是本单位车辆,系统报警并抓拍保存图片,智能道闸即栏杆机(10)不开启;
二、当所述公务车辆驶出智能道闸即栏杆机(9)时,则无线通信网络将车辆信息传递至工控机,由PC机(1)调用数据并由数据库进行信息处理,对车辆进出情况进行自动记录,并实时统计公务车辆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根据车辆出入记录判断各个公务车辆是否因公调度出使;
其中,所述的多层交叉信息融合处理过程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物理车牌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电子信息卡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对两种技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全流程的融合;其融合过程采用多层交叉融合算法,图像识别采用多帧图像识别结果的融合,采用字符级的融合,即对每一帧的车牌识别结果中的每个字符都赋予置信度,然后对多帧间的识别结果按照字符的置信度进行融合;射频识别采用了三次采集数据后,给出整个车牌数据的置信度;在两个维度数据融合的同时,采用了交叉融合的方式,即在每一帧图像识别的整个车牌数据与射频识别的车牌数据直接进行融合,当整牌的置信度值满足可信阈值时,就直接输出最终识别结果,不再对该车辆的信源数据进行采集识别,以避免系统资源的占用;最终的数据融合结果是车牌号码、车牌颜色和车辆全景图像的数据融合,是根据图像识别中车辆位置的定位和行驶轨迹的跟踪以及射频信号的信号接收强度指示的跟踪值进行融合,实现完整数据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万华金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万华金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浮车辆防点头连接装置
- 下一篇:流涎机薄膜生产粘带处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