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538.X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赏国锋;沈国清;陈琴;王亭亭;朱鸿林;姜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樊昕 |
地址: | 2002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去除 恶臭 气体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环境公害之一的恶臭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量急剧增加。在污水的处理和垃圾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散发到空气中不仅使人感到不快、恶心、痛疼、食欲不振、妨碍睡眠、嗅觉失调、情绪不振、爱发脾气以及诱发哮喘等,而且甚至引起急性病。为了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杜绝空气污染隐患、恶臭源的控制已成为目前一些地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传统的恶臭气体控制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和化学控制技术。物理处理过程并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而是用一种物质将恶臭化合物的臭味掩蔽、稀释或者将恶臭物质从气相转移至液相或者固相。化学处理是通过氧化恶臭化合物,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结构,使之转变为无臭物质或者臭味强度较低的物质。由于恶臭物质成分复杂,且嗅觉阈值较低,对净化系统的要求极高,所以欲达感官无味的要求而言,恶臭的治理难度较大,大多数的情况下需采用多级净化。然而,目前去除恶臭气体的技术包括一些常规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等,这些技术不是处理效率低,就是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传统恶臭气体治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与装置,具有对恶臭气体处理效率高且又经济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包括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水箱、循环泵、生物营养池、水管、臭气进口风管、净气出口风管、控制器、圆柱形塔体,其中,在所述圆柱形塔体内由上而下布置有所述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第二无纺布层、以及水箱,所述圆柱形塔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臭气进口风管,所述水箱的侧面连接所述净气出口风管,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至所述喷淋装置之间通过所述水管依次连接有所述生物营养池和循环泵,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循环泵。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生物培养/反应床之间的第一石英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与生物培养/反应床之间的第二石英砂层。
优选地,所述生物培养/反应床由生物炭堆积而成。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喷淋装置进行时间、流速和流量上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臭气进口风管、净气出口风管、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水箱、以及水管形成整体,整体与所述圆柱形塔体螺丝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令臭气经过布气装置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二: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微小液滴使臭气与微小液滴相接触;
步骤三:令臭气与微小液滴依次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第二无纺布层形成处理后的尾气和溶解有可溶性臭气的液体;
步骤四:将处理后的尾气排放到环境中;
步骤五:将溶解有可溶性臭气的液体收集至生物营养池中;
步骤六:通过循环泵将生物营养池中的养分和水份抽送到喷淋装置中喷淋成微小液滴。
优选地,使用第一石英砂层将第一无纺布层和生物培养/反应床分隔,使用第二石英砂层将第二无纺布层和生物培养/反应床分隔。
优选地,通过控制器控制循环泵来控制喷淋装置喷淋的时间、流量和流速。
本发明采用控制器,使整个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应用生物培养/反应床,使微生物的培养和臭气的处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本发明处理恶臭气体处理效率高,并且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为臭气进口风管,102为净气出口风管,2为布气装置,3为喷淋装置,41为第一无纺纱布层,42为第一无纺纱布层,51为第一石英砂层,52为第二石英砂层,6为生物培养/反应床,7为水箱,8为圆柱形塔体,9为水管,10为生物营养池,11为循环泵,12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垫
- 下一篇:距离测量装置和距离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