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538.X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赏国锋;沈国清;陈琴;王亭亭;朱鸿林;姜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樊昕 |
地址: | 2002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去除 恶臭 气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水箱、循环泵、生物营养池、水管、臭气进口风管、净气出口风管、控制器、圆柱形塔体,其中,在所述圆柱形塔体内由上而下布置有所述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第二无纺布层、以及水箱,所述圆柱形塔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臭气进口风管,所述水箱的侧面连接所述净气出口风管,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至所述喷淋装置之间通过所述水管依次连接有所述生物营养池和循环泵,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生物培养/反应床之间的第一石英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与生物培养/反应床之间的第二石英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培养/反应床由生物炭堆积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喷淋装置进行时间、流速和流量上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进口风管、净气出口风管、布气装置、喷淋装置、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水箱、以及水管形成整体,整体与所述圆柱形塔体螺丝配合。
6.一种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令臭气经过布气装置使其均匀分散;
步骤二: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微小液滴使臭气与微小液滴相接触;
步骤三:令臭气与微小液滴依次通过第一无纺布层、生物培养/反应床、第二无纺布层形成处理后的尾气和溶解有可溶性臭气的液体;
步骤四:将处理后的尾气排放到环境中;
步骤五:将溶解有可溶性臭气的液体收集至生物营养池中;
步骤六:通过循环泵将生物营养池中的养分和水份抽送到喷淋装置中喷淋成微小液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石英砂层将第一无纺布层和生物培养/反应床分隔,使用第二石英砂层将第二无纺布层和生物培养/反应床分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利用生物炭去除恶臭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器控制循环泵来控制喷淋装置喷淋的时间、流量和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5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垫
- 下一篇:距离测量装置和距离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