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凝血水蛭肽的酶解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42019.3 申请日: 2011-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2277407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吴晖;赖富饶;钟超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P21/06 分类号: C12P2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凝 血水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活性肽的酶解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水蛭肽的酶解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菲牛蛭,俗称金边蚂蟥、蟥蜞、牛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特别是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是一味经典的传统中药,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治疗症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等病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菲牛蛭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还含有少量脂肪酸和微量矿物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菲牛蛭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其体内的天然水蛭素,而天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物质中最强的特异性天然抗凝血物质,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特效,然而水蛭素是一种分泌型生物活性物质,仅存在于菲牛蛭头部的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长期以来,国内对天然水蛭素的提取、分离研究难以有所突破,大都是取水蛭头部加有机溶剂提取、或整体捣碎成泥浆状后加溶剂提取、或活体生理盐水提取、或用机械方法从吸饱血后的水蛭中挤出血浆提取,然后经复杂的分离纯化方法得到水蛭素粗品。这些方法存在提取收率低、原料浪费、纯度低、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过高等的缺点。因此,现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天然水蛭素纯度、活性水平层次不齐,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不利于水蛭素类抗凝血活性物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正是基于目前产品价格高和活性低等情况,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简单可行的制备方法。由于水蛭素是由菲牛蛭的唾液腺分泌而来,因此在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中必然含有抗凝血活性的功能区片段。于是采取可控酶解的方法,通过生物蛋白酶对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的催化水解作用,就有可能把其中所隐藏的抗凝血的功能区肽片段释放出来,从而制备出具有抗凝血活性的肽。目前,国内外对于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极为活跃,已从蛋白质水解液中分离出了高F值寡肽、ACE抑制肽、醒酒肽、抗氧化肽等。可以说,酶解制备抗凝血活性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凝血水蛭肽的酶解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原料的多重利用,并具有高活性、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反应过程简单可控的生物催化剂制备抗凝血肽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凝血水蛭肽的酶解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冷藏时间不超过24h的新鲜菲牛蛭,加入水中匀浆,水和该菲牛蛭的重量比为1~6:1,将匀浆液以10000r/min高速离心10min后,过滤沉淀,按沉淀与水的用量之比为3~15g:100ml混合于反应器中,控制pH 值为7.0~10.0,再加入碱性蛋白酶为生物催化剂,该碱性蛋白酶与菲牛蛭躯体中胶原蛋白的重量之比为1~8:100,反应温度为40~70 ℃、振荡速度为100~300 rpm、反应1~5h后,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所需抗凝血水蛭肽粉。

所述匀浆时,加入的水与菲牛蛭的重量比为1~4:1。

所述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与水的用量之比为6~12g:100ml。

所述碱性蛋白酶与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的重量之比为2~6:100。

所述反应温度控制在50~70 ℃。

所述反应体系pH值控制为7.5~9.0。

所述反应器振荡速度为100~200 rpm。

所述反应时间控制在1~3h。

本发明的原理:在碱性条件下,以水解酶作为催化剂,催化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抗凝血水蛭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对菲牛蛭匀浆液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来提取天然水蛭素,而对沉淀的躯体胶原蛋白酶解,避免了以往提取水蛭素过程中对菲牛蛭躯体原料的浪费,从而实现原料的多重利用。

(2)用蛋白酶对新鲜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进行酶解,可以借助生物催化功能打开菲牛蛭躯体胶原蛋白中隐藏的抗凝血活性位点,得到抗凝血肽片段,反应过程简单可控、产物易分离;

(3)整个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温和,未使用有机试剂,无含碱废液排放,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