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1751.9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洪政平;杨志刚;李大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尔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润滑 效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切加工的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模具一般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下模是固定的,而上模相对下模运动,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切加工。
为了引导上模的运动轨迹,下模顶面设有若干导向柱,上模设有与导向柱位置相应的导向孔,上模运动时,导向孔沿导向柱运动,防止上模偏移,保证加工精度。
上模下降贴近下模时,为了引导上模顺利就位,在下模的顶面都设置引导区域,一般为引导槽,在上模对应的设有与引导槽位置对应的引导部件,一般为突起部位,引导槽底面为斜面,突起部位与引导槽底面接触后相对滑动微调,直至上模完全就位。
突起部位与引导槽底面接触相对滑动时有较大的摩擦力,也不便于上模的微调,长时间使用后还会损伤接触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加工模具,对下模的引导槽底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润滑效果,减小了与上模之间的摩擦阻力。
一种提高润滑效果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的顶面设有若干引导区域,所述的上模设有与引导区域位置对应的引导部件,所述的引导区域与引导部件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润滑剂。
所述的引导区域为凹陷区域,所述的凹槽位于凹陷区域的底面。
所述的凹槽的开口部位为圆形,在每个凹陷区域中,填充有润滑剂的凹槽的数量为2~8个,一般可均匀的分布在凹陷区域中。
所述的润滑剂为石墨。
所述的引导区域为4~8个,位于上模与下模的接触面处。
本发明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接触时,上模的引导部件会与下模的引导区域接触,在接触面部位的凹槽内的部分石墨会进入到接触面而起到润滑作用,减小了上模滑动时与下模之间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待加工零件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以图中的待加工零件1为例,本发明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2,待加工零件1安置在下模2上。下模2顶面四角设有导向柱3,上模设有与导向柱3位置相应的导向孔,导向柱3底部通过安装座4固定在下模2顶面。
下模2的顶面还设有四个引导区域,即凹陷区域5,上模设有与凹陷区域5位置对应的引导部件,凹陷区域5内带有五个开口为圆形的凹槽6,凹槽6内填充有润滑剂石墨。
为了定位上模,在下模2的顶面还设有定位块7,定位块7通过弹簧8、安装座9安装在下模2的顶面,上模可以挤压定位块7并压缩弹簧8,通过四个定位块7起到了扶持和限定上模的目的。
本发明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接触时,上模的引导部件会与下模的引导区域接触,在接触面部位的凹槽内的部分石墨会进入到接触面而起到润滑作用,减小了上模滑动时与下模之间的摩擦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尔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尔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1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