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料中纳米二氧化钛的识别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5169.1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峰;卢晓静;闫妍;李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3/20;G01N21/65;G01N21/71;G01N15/02;G01N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菲;卢新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纳米 氧化 识别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涂料中纳米二氧化钛的识别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定性定量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涂料样品均匀涂覆于平滑的玻璃板上,将其放入烘箱,60-100℃加热10-15小时,待涂膜完全干燥后,刮下涂膜研磨,直到样品被磨成粉末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性定量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X射线衍射仪确认涂料中二氧化钛的存在,采用Cu Kα线,在管压40kV,管流40mA条件下扫描,扫描范围为10-80°;
(2)采用Raman光谱测定涂料中TiO2的振动性质;
(3)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涂料中的二氧化钛含量;
(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测定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晶类型、颗粒尺寸大小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取0.1g-1g涂料于容器中,加入5ml硝酸,3ml硫酸,进行湿法消解,待样品溶解后,过滤,移入25m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分别将溶液稀释40倍、100倍、200倍、100倍,进行ICP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取适量样品均匀铺在贴有双面胶的载台上,吹掉样品表面的颗粒,在真空镀膜机中镀金;采用扫描电镜系统,加速电压15kv,调节放大倍数20-200K,观察各样品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1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分时分混合无源光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线性充电电路及其智能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