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含菱铁矿石分选指标的分选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610.2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邵安林;张兆元;张明;韦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04;B03D101/06;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铁矿石 分选 指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含菱铁矿石分选指标的分选工艺。
背景技术
含菱铁矿铁矿石广泛分布在我国鞍钢、太钢峨口铁矿、宝钢梅山铁矿、重钢綦江铁矿、酒钢、新疆切列克其铁矿等地,储量达50亿吨以上。鞍钢含菱铁矿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鞍山、小孤山和黑石砬子,总储量约10亿吨,其中以东鞍山储量最大,约5亿吨。东鞍山含菱铁矿铁矿石中菱铁矿通常以它形晶集合体沿假象赤铁矿、赤铁矿、石英晶粒间隙交代充填形成不规则集合体状产出,分布不均匀;也常见菱铁矿交代充填在假象赤铁矿的蜂窝状、残余结构、骸晶结构颗粒的中心。由于含菱铁矿铁矿石在磨矿时极易泥化,泥化后的细粒菱铁矿易在石英和赤铁矿表面发生吸附,使石英和赤铁矿表面性质因菱铁矿的吸附而相近,使得这两种矿物呈现与菱铁矿类似的浮游性,造成浮选过程的混乱度,使石英和赤铁矿不能有效地被分选,造成了正常浮选条件下铁矿石选矿选择性下降,最终导致不能分选现象的出现。这不仅使得选矿过程指标低,经济效益差;而且因为不能入选造成了含菱铁矿铁矿石大量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破坏。
目前,菱铁矿、褐铁矿及伴生复杂低品位铁矿是公认的选矿难题,为了充分开发以含菱铁矿资源,通常采用的选矿工艺是:重选、磁选、浮选、焙烧等单一的或部分组合的选别流程,但是技术指标普遍偏低,精矿品位最仅为 45~50 %,例如东鞍山烧结厂对含菱铁矿通常采用两段连续磨矿、重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进行处理,精矿品位最为 48%左右。
目前,菱铁矿全浮选工艺还没有实际成功经验,因此,解决菱铁矿在铁矿石浮选中的负面影响,实现菱铁矿的优先浮选,特别是与赤铁矿等其它铁矿物的分离,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提高含菱铁矿石分选指标的分选工艺,实现菱铁矿与其它矿石有效分离,通过对混磁精矿中的菱铁矿优先浮选,为下一步阴离子反浮选创造条件,提高选矿效率,同时提高含菱铁矿铁矿石资源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提高含菱铁矿石分选指标的分选工艺,包括原矿→磨矿→磁选→优先浮选→反浮选,其反浮选包括一粗一精三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先浮选包括下列步骤:
含菱铁矿石浮选作业时,在PH8~9条件下,将玉米淀粉加入其重量8%的NaoH进行苛化,苛化改性后的玉米淀粉作为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的抑制剂添加到1#矿浆搅拌槽内,其加入量为500~600g/t,充分搅拌5~8分钟,得到产品进入下一段作业,
B、将油酸钠作为捕收剂添加到2#搅拌槽内,其加入量为100~120g/t,充分搅拌10~13分钟,对混磁精矿中的菱铁矿吸附进行捕收,形成菱铁矿精矿和反浮选给矿,
C、其反浮选给矿产品经过3#、4#、5#搅拌进入反浮选流程,经过一粗一精三扫的获得高品位铁精矿和尾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是针对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含有的菱铁矿,采用在反浮选前增加对混磁精中的菱铁矿优先浮选, 在反浮选前事先将混磁精中的菱铁矿优选出去,为下一步含阴离子反浮选创造条件,本发明采用苛化改性后玉米淀粉作为抑制剂,对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油酸钠作为捕收剂,可以使混磁精中的菱铁矿和捕收剂的表面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吸附,实现菱铁矿与其它矿石的有效分离,同时也提高了含菱铁矿铁矿石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原料来自东鞍山铁矿,该地区铁矿原矿中含量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