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栗涂膜保鲜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510.X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李卫旗;韦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9/14 | 分类号: | A23B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栗 保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栗涂膜保鲜剂。
背景技术
锥栗是我国名特优经济林干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锥栗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贫瘩,我国的锥栗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品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产量大。锥栗果肉比板栗更加细嫩香甜,其果实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糖、脂肪、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抗坏血酸、胡萝卜素以及K、Mg、Mn、Ca、P、Fe等矿物质,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几倍,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小麦高,脂肪含量比稻米高2~3倍。因此,锥栗具有健脾、补肾、健胃强体等保键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利用前景。但由于新鲜锥栗不耐贮藏,易被虫蛀、失水、霉烂、褐变和发芽,对锥栗果肉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得供应期受到限制。随着锥栗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研制、开发锥栗保鲜剂,大大延长锥栗储藏时间,使锥栗产品保持较好的色泽度、口感及营养成分,对提高锥栗的经济价值和产后效益,加快发展锥栗产业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保鲜剂如:公开号为CN101623027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果蔬保鲜剂,它主要包括活性炭、二氧化硫释放剂、吸水剂和酸性媒介,适用于普通果蔬的保鲜,该配方中所采用的二氧化硫释放剂主要是焦亚硫酸盐,它含有毒性,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在天然保鲜剂使用中已逐渐摒弃。中国专利ZL200410004719.9公开了一种板栗保鲜剂,它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萘乙酸、马来酰肼、2,4-D)、杀菌剂(如戴唑霉、噻菌灵等)和成膜剂(如壳多糖等),适用于板栗的保鲜,不足之处在于该保鲜剂组成成分较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而且成分中的萘乙酸、马来酰肼、戴唑霉、噻菌灵均含有毒性,用于锥栗等食品保鲜存在安全隐患。但现有技术中尚无关于锥栗保鲜剂的技术公开,因此需要开发好的锥栗保鲜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延长锥栗的贮藏保鲜时间的锥栗涂膜保鲜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锥栗涂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锥栗涂膜保鲜剂,以100ml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上述配方中所采用的紫胶是主要的成膜剂,具有相当高的抗拉强度,有很强的黏着力,对紫外线稳定,还有耐油、耐酸、无臭、无味,具有成膜、防潮、保水、防腐、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等特性,能够达到在贮藏过程中降低霉变和减少水分丧失的效果。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在配方中作为抗氧化剂,能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分子中的辅基铜相结合而使酶失活,同时柠檬酸对抑制酶的氧化有双重作用,既可降低pH(pH<3时,PPO酶几乎不可逆的失活),又可螯合酚酶的铜辅基,达到使PPO酶失活,降低褐变的作用。同时,此配方采用竹叶提取液和纳他霉素作为防腐剂,竹叶提取液具有天然抗菌作用;纳他霉素是26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真菌抑制剂,微量使用即可起作用,能较好地抑制霉菌、酵母菌生长,不但起到防腐作用,还能减少真菌毒素对人体的毒害。
所述的竹叶提取液可采用市售产品也可采用现有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一般竹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竹叶置于无水乙醇、冰醋酸和水中,浸泡至少16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制得竹叶提取液;如可采用马李一等人在《中草药杀菌剂对李子的保鲜》一文中记载的竹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马李一,甘瑾,殷宁等.中草药杀菌剂对李子的保鲜.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58-59)或者黄文等人在《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一文中记载的竹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黄文,王益,胡筱波,尹军团.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3,22(1):68-70)。
为了达到更好的发明效果,优选:
所述的竹叶提取液中可溶解物的浓度为0.5g/mL~1.5g/mL。竹叶提取液中可溶解物的浓度是指每毫升竹叶提取液中含有的竹叶提取的物质。
所述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百分浓度为85%~95%。
所述的锥栗涂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胶用乙醇水溶液溶解,配制紫胶浓度为0.2g/ml~0.8g/ml的紫胶溶液;
(2)将柠檬酸用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柠檬酸浓度为0.01g/ml~0.02g/ml的柠檬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