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488.3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阮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锦华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吕军林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零部件 清洗 装置 | ||
1.一种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壳体,在壳体的上口部设置有罩盖,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若干工位,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置有转动系统,所述的工位(6)沿圆周方向布置在转动系统上,这些工位(6)可随转动系统在壳体(1)内沿圆周方向运动;在壳体(1)内设置有若干朝向工位(6)的喷嘴(8),喷嘴(8)通过进液管(10)与液压泵相连接;在壳体(1)上设有沟通壳体(1)内外的进出口(2),在进出口(2)位置处可以往工位(6)上放置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或从工位(6)上拿出清洗完毕的零部件;用于收集清洗液的集液结构沟通壳体(1)的内部和液压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固定有圆筒形的挡罩(11),挡罩(11)和壳体(1)同轴设置,所述的工位(6)位于壳体(1)和挡罩(11)之间的间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11)和壳体(1)两者的上口部通过珩杆(4)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杆(4)为两杆,它们交叉设置在一起,在两根珩杆(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的位置处设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挡罩(11)的外周面和壳体(1)的内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要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口(2)设于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的工位(6)于位于进出口(2)的高度范围内,并偏向于进出口(2)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0)贴合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并自进出口(2)位置处伸出到壳体(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系统包括设于壳体(1)下侧中心位置处的转盘(12),在转盘(12)上呈放射状固定有若干转杆(9),所述工位(6)通过固定圈(5)固定在转杆(9)的外端侧上,固定圈(5)与转杆(9)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呈“Z”形,转杆(9)的外端侧高于转杆(9)的内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出口(2)的上方设置有抽风机(13),抽风机(13)呈倾斜设置;在壳体(1)的壁体上,靠近进出口(2)的出口侧设置有鼓风机(3),鼓风机(3)用于向壳体(1)内送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加工零部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8)位于壳体(1)内与鼓风机(3)相对的一侧;在壳体(1)内于进出口(2)的进口侧和喷嘴(8)之间设有挡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锦华,未经阮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