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四氯化硅氢化反应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5441.8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港;陈少华;魏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23/889;B01J23/78;B82Y40/00;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14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氯化 氢化 反应 纳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四氯化硅氢化反应的纳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活性组分的铜元素和镍元素,其中,铜元素占重量比为0~99wt%,镍元素占重量比为0-99 wt %,其余为助催化组分金属的含量,以上组分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到硅粉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组分金属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盐类。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铜和/或镍的原料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盐酸或硝酸中形成溶液,再将含有助催化组份的化合物溶于制得的原料溶液中,然后加入硅粉进行浸渍,在0~50℃温度下浸渍,然后于50~150℃烘干,再于200~800℃的温度下在氢气气氛中进行焙烧还原,制得的纳米催化剂为1-100 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所得的纳米催化剂直接负载在硅粉的表面,直接用于冷氢化反应。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和/或镍的原料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盐酸或硝酸中形成溶液,再将助催化组份溶于制得的原料溶液中,调节pH值至7~10之间,在温度为100~300℃、压力为0.1~1Mpa的水热釜中进行反应3~60 小时,制得纳米颗粒催化剂为2-100 nm的颗粒,经90~135℃烘干后,与硅粉进行机械混合,在200~800℃的温度下在氢气气氛中进行焙烧还原后用于冷氢化反应。
5.制备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助催化组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盐类。
6.制备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铜或镍成分的原料化合物是硝酸铜、金属铜、磷酸铜、高钼酸铜、氧化铜、氯化铜、硫酸铜、氯化亚镍、硝酸镍、碳酸镍、硫酸镍、高钼酸镍、磷酸镍、氧化亚镍、金属镍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54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